APP下载

ESP教学理论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8-06-11刘婷婷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医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院校的发展,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医学英语教学的创新,而社会的需求也让高校不得不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高等医学院英语教学创新的方向是由大学基础英语向医学专用英语转型,以培养学生医学英语方面的运用能力为目标,让学生能顺利的翻译、阅读医药文献,能用专业的英语来进行学术交流。

【关键词】ESP;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婷婷(1982.12- ),女,包头人,包头医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ESP医学英语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ESP医学英语的相关概念。ESP是(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的缩写,是为了让学习者能在某一领域上成功而设置的课程,它属于科技职业英语的范围。ESP医学英语是以学生的需求为方向,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把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理论。

2.ESP医学英语的理论基础。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需求分析理论,这也是专门用途英语和基础英语最大不同,ESP医学英语包含有社会需求和学习者需求两方面。第一,即社会需求。当前的基础英语已经很难达到社会市场的需求,如果想要培养出高英语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其ESP英语教学是最佳的选择。第二,学习者的需求。这其中还包含有学习认知、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即通过需求分析,可以很好的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ESP教学的质量。

二、高等医院校ESP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ESP医学英语课程定位模糊。ESP英语课程的定位非常不清楚,并且很多教师都过分的重视基础教学。由于受到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压力,很多学生都把精力放到了应付考试上,而无视了对医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待考试过后,大部分学生的心里都会认为英语学习已经不重要了,随后放弃了后续的学习,导致英语水平越来越落后。另外,一些教师的意识也不到位,他们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就足够了,并不需要把心思放到ESP医学英语上。

2.ESP医学英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现阶段,教师在展开英语教学时通常采用翻译+阅读的模式来进行,主要的内容就是分析英语词汇和语法,随后翻译成中文。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法结构,但是却不能提升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导致ESP医学英语课程变成了词汇翻译课程。

3. ESP医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严重不足。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一般会安排在第5-第7学期之间,并且课程不能少于100节,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大學四年里都能进行英语学习。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按照标准来安排ESP医学英语教学,并且也没有把它纳入到正常的英语教学计划汇总。虽然有少部分高校也开设了后续的教学课程,但课时却非常的少,导致教学并没有发挥出作用。

4.ESP医学英语教学的师资匮乏,水平不足。当前,影响我国医学院校ESP教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师资力量不足。在ESP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课程的制定还是教学的方法,其师资团队都是教学的核心部分。另外,ESP医学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但要语言能力强,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而大学英语教师虽然语言能力很到位,但其综合能力就比较落后了。

三、ESP理论视角下高等中医院校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1.以ESP需求理论为指导明确ESP医学英语的课程定位。需求分析是ESP教学的主要理论,其中就包含有教师的需求、学生的需求、学校的需求三方面。学生的需求则是学习ESP医学英语的动机和情感等,它能帮助学生很好的把医学英语运用到工作岗位中,并用来解决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借助MOOCS平台,更新ESP教学方法与手段。这里所说的MOOCS是一种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的英文缩写。MOOCS的起源给我国的教育行业带来很多的想法和启发,而ESP医学英语教学则可以利用该平台来作为基础,其教师可以设置何磊的网络学习任务来让学生完成。学生团队则可以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可以从MOOCS上收集资料,然后把其制作成演示报告来呈现。该平台自身具有规模大、开放等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了更方面的学习机会和空间,同时也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构建ESP医学英语的课程体系框架。ESP医学英语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实践课、语言实践课、英语基础课、英语专业课。具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按照下述方法进行:第一,在大一时开设语言实践课,其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写、译、听、读、说的能力。第二,在大二时可以开设英语基础课,该阶段主要是学习医学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等。第三,在大三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开设相关的英语专业课程,同时展开全面的ESP医学英语教学。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的英语教师是ESP医学英语的引导者和实施者,因此,高校应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让英语教师向ESP医学教师方向发展。第一,即通过自我提升的方法,采用校内培训制度。第二,可以在校外和相关机构进行合作,把教师送到相关机构进行培训。第三,高校可以邀请在教学界比较有权威的专家或学者来举办讲座,可以现场对教师展开培训指导工作,从而让教师能得到快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雅军.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205.

猜你喜欢

医学英语教学改革
图式理论在医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过渡试点课医学英语词汇记忆调查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