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学作家:我们根植传统,我们也创新未来

2018-06-11任日莹

杭州 2018年16期
关键词:仙侠网络文学作家

文 任日莹

他们的作品名扬海外,几乎覆盖了今天网络文学的所有类型,他们的仙侠情长、江湖恩怨,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书迷。当互联网时代来临,人们开始重新定义文学的边界,当这一批网络“杭军”造就了杭州在全国网络文学中的领先地位,他们正以前所未有的能量以期乘风展翅、扶摇直上。

管平潮,我的仙侠人生

他曾是一个理工科的学霸、工程界的精英,弃理从文后在网络小说的世界里摸爬滚打,已经把仙侠小说写的风生水起,在全国也打响了知名度。镜头拉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在江苏农村,还是学生的管平潮,在妈妈点燃的煤油灯下,读着小说《碧血剑》。这本由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第一次打开了管平潮幼年时对于门派恩怨、江湖纷争的眼界。和一般只注重学校课业的父母不同,管平潮的父母并没有阻止他看所谓的“闲书”,相反,他们是支持的。“那时候,四大名著、三言两拍,《聊斋志异》《西游记》《山海经》……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如果没有当年那些海量的阅读,也许也没有管平潮后来构造的奇妙的仙侠世界了。在网络小说里,构建一个宏伟瑰丽的幻想世界,不仅考验着一名作者的想象力、逻辑能力,还有他的知识体系。

“如果你在电车上,看到有人呆呆地盯着某个人看,那他除了没礼貌,还可能是个作家。”管平潮总是拿这个“梗”自嘲。

在日本留学的那段时间,他就是别人眼中那个呆呆的路人甲。每天傍晚时分,管平潮从研究所出来,在东京地铁东西线的竹桥站上车,坐到转乘有乐町线的饭田桥站,“这时候我已经开始回忆起小说里上一章节所写的内容。”

护国寺站,他确定好了今晚所写章节的基本框架;

池袋站,剧情线条成型;

千川站,本章的亮点已经构思完整;

小竹向原站,开始思考本章末尾的悬念;

平和台站,他已经开始回想本章节的整体故事了。

……

和一般的网络小说家只想走流量的想法不同,管平潮希望玩出情怀。“当年,我选择从仙侠题材切入我的小说创作,更多的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很多管平潮的粉丝最开始熟悉管平潮,正源于他的第一本小说《仙路烟尘》。一个集市井少年、学徒、四海堂堂主多种角色于一身的传奇少年张醒言,他平凡又智谋无双,他有一点戏谑却又志向远大。对于敌人,他是最强劲的对手,对于女人,他又是完美无缺的情人。他还拥有一支会呼风唤雨的“神雪”玉笛和一把貌似废铁实则珍贵的神剑。

小说里主角张醒言的“太华道力”正是源于老子《道德经》中关于“有无”的思辨。在管平潮构造的仙侠世界里,常常包罗中华万象,有关中医药、民俗、特产、饮食、古代官职兵制、天文星象、地理政区、宫廷礼仪等等的内容数之不尽。

“要让网络文学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好地结合,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比如,我需要深入了解诗词、民俗、礼仪、民乐、戏剧、中医药等知识,只有当创作者充分了解,才能保证在运用传统文化时,尽得精髓,不走样,避免谬种流传。传统文化的融入也要巧妙,尽量和情节故事有机融合。”管平潮说。

和市场上部分的“反对”情绪不同,管平潮始终认为网络文学是一种正能量文学,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从来都不是两条独立的线,而是文学的共同载体。而对于每个创作者来说,如何让传统文化成为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剧情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正以其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精彩之处,让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变得更为上乘。

↓ 管平潮

蒋胜男,做网文作家的“代言人”

另一位在网文界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可能就是蒋胜男了。

↑ 蒋胜男

上世纪90年代末,蒋胜男就已经开启了她网络小说创作的新世界。当时,曾有一位70多岁的老师告诉她:“未来,是计算机主宰的时代,你要学会用电脑创作和生活。”

一切正如那位老师所预言的,互联网几乎以一种井喷式的速度迅速改变着人类的日常,也改变了传统的文学传播方式。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当时的我并没有其他可以发表和出版作品的渠道,所以网络成了我唯一的选择。”2000年,蒋胜男开始将作品发布到网络上,那时还是BBS的时代,她最早在一个叫“清韵书院”(现在已不存在)的BBS上创作并发表自己的文章。不幸的是,在那个网络并不普及的年代,网络文学更是小众的存在。

“当时的我们没有VIP收入,没有版权收益,网络很慢且不稳定,读者稀少。别说名利,常常连基本的署名权都难以保证。”当年支撑蒋胜男坚持走在这条路上的,可能还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她对文学、对创作的无比热爱。

后来的几年,蒋胜男相继推出了很多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品:比如《凤霸九天》《铁血胭脂》《燕云台》,更多人开始真正熟悉蒋胜男,可能还是因为那一本叫《芈月传》的小说。而随着网络文学的快速传播,包括蒋胜男在内的一批较早的作者也都相继打响了知名度。

现在的蒋胜男,每天的工作时间是8-12个小时,一周内如果没有特别的安排,她几乎每天都在创作。“写作对我而言早已超出工作的意义,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每天不写点东西,就感觉不自在。”蒋胜男说。

很多人都说蒋胜男懂历史,更懂女性,亦钟情于对于女性历史的重新建构,这些特质在很多她的小说中都可领略一二。“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透过某个人物的一生,回顾那段历史时期。比如我们通过芈月的一生,可以感受春秋战国时期的风起云涌,也能让观众换一种视角去理解那些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蒋胜男说。

这几年,蒋胜男的角色定位有了一些意义上的更新,她从纯粹的知名网络文学作家,逐步成为网络文学作家这一群体的代言人。2016年,她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18年,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将蒋胜男选举为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繁华背后,也是这一个群体真实的生存现状。在蒋胜男眼里,这个行业的分层依然呈现“金字塔”式结构,“大神级”作家尚属个别现象。“可能很多人觉得我们这些作家的作品获得了影视剧、动漫、游戏等改编,觉得我们赚很多钱,但其实这些都属于少数作家的特权,占据该群体大多数的普通作家,可就没那么幸运了。”蒋胜男告诉记者,处于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初期,大部分的作者们还面临单一版权合同,高负荷、超强度的工作引发了健康问题等等困境。蒋胜男也在人大会议上提出了进一步保障网络文学作家权益的建议。

“但我仍然充满信心,在网络文学发展至今的二十余年,它依然处在‘青春期’。我们可以相信,不断发声,不断完善,我们能迈向更好的明天。”

在《芈月传》出版以后,蒋胜男曾收到很多中小学生读者的感谢来信,小说打破了学生原来对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的障碍,让他们对诗经和楚辞都产生了浓厚兴趣。

也许,历史其实就像一面镜子,它照出人们的困惑、痛苦。这些情感是共通的,它们能够超越历史、映照当下。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中国传统文化都会伴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得到传承与延续,网络文学创作也是如此。“只有当作家站在时代的浪潮里回望、挖掘、思考历史与当下,将我们的思考落到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身上,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疯丢子,做一个快乐的“女疯子”

要说疯丢子最想感激的,可能还是当年家门口的那家新华书店。

那时候,她们家住在老式的排楼上,木头建筑,挤在一堆现代化的大厦中,显得特别沉闷逼仄。疯丢子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的房子冬冷夏热,用的是公共厕所,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街对面的新华书店就成了她童年生活的最大乐趣。

“那时候书店里还没有凳子,但是空调却管够,我闲着没事便会过去,周末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平时放了学也会去新华书店坐坐,差不多到饭点了回家吃个饭,吃完再到书店看书,一直坐到关门为止。” 时至今日,她都已经记不清在这家书店到底看了多少书。

从《格林童话》《三毛流浪记》到《血染的军旗》《科幻世界》《奇幻世界》《九州》。对书有一种几近痴迷的状态,即使零花钱并不宽裕,那时候的疯丢子依然从牙缝里抠钱去光顾书报摊。

初三那年,疯丢子获得了重高保送的机会,“有整整一个学期我可以不需要去学校参与备考。”漫长而繁忙的学生生涯,陡然有了一次停顿的机会,那段时间,无所事事的她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开启了她的网络文学创作生涯,她也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新的尝试成为她更为漫长的路途的起点。

提笔后的疯丢子,几乎天天都要动笔就成了日常。“有时候,写作其实是一件特别孤独的事情,可能我不仅要花时间写,还要花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高中时的疯丢子依旧是学校图书室的常客,那时候的她对于近代史和战争题材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创作此类小说的想法,但苦于资料不够,迟迟不敢动笔。

高中时期,疯丢子选择了德语的选修课,谁也不曾料到,这个马克思主义发源地的语种,竟然帮助她意外地阅读了大量原文资料。大学期间,疯丢子开始潜心创作,一本以欧洲二战时期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战起1938》走进公众视野。

“梦醒1938,黑暗年代开始的地方;战争,生存;投奔谁,遇到谁,离开谁,失去谁;我欲归,归处狼烟四起;我欲留,此地战火纷飞;辗转经年,忽然发现,在这个年代,最安全的地方,不是北极,而是在你身边。”

↓ 疯丢子及她的作品《同学两亿岁》改编网剧宣传图

这本小说当年也以网络小说之身入围了茅盾文学奖。都说疯丢子的小说具有两大特色,拟生活化,不完全写实生活,却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种种问题,令人产生共鸣;还有就是满满的军旅热血,从《美食江湖不思议》到《小兵向前冲》,再到《同学》,军人的忠诚和勇敢,是永远不容质疑的。

与网络文学一起走过的十多年,她既是读者,也是作者。

“有个事儿特别有意思,我前两天也和小伙伴聊到辽宁号下水,歼二十升空,嫦娥奔月,神州飞天,她忽然很激动地提醒我,我跟你讲,真应该推荐你看一本很老很老的网文小说,那几乎是很正儿八经地把未来几十年会发生的都畅想完了。”这也又一次证实了,网络文学并不完全是幻想文学,它也可以是现实文学。

这些年,网络文学的队伍正日益壮大,社会舆论也将它打上了“草根文学”的标签,除了这些走在文学链条顶端的作家们,很多“散户”状的作家每个月几千元收入的生存现状,其实并不完全乐观。然而,正是这一群体的自由度以及相对较低的准入门槛,让越来越多人找到了表达自我思想的窗口,亦让它成为文学世界一股新兴的坚韧力量。

猜你喜欢

仙侠网络文学作家
作家的画
20多部排队待播,仙侠剧“假回春”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雪是最飘逸的仙侠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仙侠文化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