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点大学建筑之最

2018-06-11冯知远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8年4期
关键词:象山厦门大学樱花

◎冯知远

最负盛名的建筑·清华门

清华门始建于1909年,门上饱满刚劲的“清华园”三字为清末军机大臣那桐所题。饱经风雨洗礼的清华门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也承载了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的精神品质。

最现代的建筑·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

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位于南方科技大学的中心,建筑立面是微微的弧形,呈现出谦逊的姿态。图书馆的走廊呈十字形贯穿整栋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更是代表建筑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科技感十足。

最有民国范儿的建筑·武汉大学老斋舍

老斋舍是一座仿布达拉宫建造的琉璃瓦建筑,采用“地不平天平”的设计理念,依狮子山南坡地势而建,屋顶则做成平面,由四栋宿舍组成,以花岗岩的灰色为主色调,尤显诚朴雄伟。

老斋舍紧邻樱花大道,所以又被称为“樱花城堡”。在樱花盛开的季节,站在老斋舍的房顶能看到樱花大道的樱顶,推开老斋舍的窗户就能碰到纷纷扬扬的落樱。虽然现在老斋舍的住宿条件稍显落后,可是它仍然是武大的精神象征。时间流逝,在罗马拱门之前,不变的是武大学生和他们承载的向上精神。

自清廷兴办西式高等教育、废止科举制度以求自强之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就在华夏土地不断涌现。很多大学在建校之初,十分注重校园建筑文化的建设。当年日寇侵华,国难当头,即便只能用茅草来修建校舍,原西南联合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先生仍然请求梁思成夫妇把校舍设计得更美观一些—国人骨子里对美的追求决定了大学校园建筑的精神气质。

最有诗情画意的建筑·北大未名湖燕园建筑群

北大著名的未名湖燕园建筑群,是以明代名园“勺园”为中心的仿古建筑群。其中未名湖本无名,因其景色绝佳,原燕京大学学者争相命名,但都不满意,就由钱穆先生命其为“未名湖”了。

1952年,北大搬迁至原燕京大学旧址,未名湖成为北大的标志性景观。未名湖的东岸矗立着博雅塔,湖畔还有举世闻名的北大图书馆,学生们称之为“一塔湖图”。夏天赏湖光塔影,秋天坐在湖边看黄叶纷飞,冬天去未名湖冰场滑冰,人生想要的所有诗情画意,未名湖都能给予。

最“北洋”的建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地处北京东城区铁狮子胡同,旧为段祺瑞执政府驻地。

走进主楼,坚固的木质地板、高大的走廊门厅及楼内奢华的雕花都在诉说着这栋建筑的精美和无与伦比。虽然这栋楼以段祺瑞执政府而闻名,可它却比段祺瑞经历过更多的北洋风雨—袁世凯、靳云鹏、冯玉祥等都与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让鲁迅先生写下《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三·一八”惨案也发生于此。

最有艺术气息的建筑·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浙江杭州转塘镇,是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的代表作。整座校园的建造遵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和中国传统造园的设计思想,把建筑完美巧妙地融合进绿水环绕的象山之中,充满诗意。在这样一所大学里生活,真是完美地契合了那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最知恩图报的建筑·厦门大学颂恩楼

厦门大学颂恩楼位于芙蓉湖畔,是厦门大学嘉庚楼群的主楼。这栋楼由厦门大学知名校友丁政曾、蔡悦诗夫妇捐资建造,取名“颂恩”,意为颂扬母校的奖掖栽培之恩。颂恩楼是厦门大学最为高大、气派的建筑,在颂恩楼的楼顶,可以俯瞰厦门大学全景,是个赏景拍照的好去处。

猜你喜欢

象山厦门大学樱花
象山无象
赏樱花
天下无敌手
再访陆象山先生讲学堂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学生作品展
象山
一抹樱花粉
鲁迅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