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在数学中如何养成低年级孩子检验的习惯

2018-06-09屈其玉

东方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养成检验

摘要: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尽早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为学习成绩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但事实上,很多学生都没有认识到检查的重要性,不论老师和家长如何苦口婆心的提醒,他们都罔若未闻、置之不理,认为检查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索性就干脆不做了。为此,本文围绕着如何帮助低年级孩子养成检查习惯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低年级学生;养成;检验;习惯

在成人的世界里,“检查”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但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检查”却是一个抽象难懂的词汇。面对老师和家长们的再三要求,孩子们要么被动的服从,要么将其抛诸脑后,被大人批评指责为马虎不认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获得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对此,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让孩子们从被动接受的状态当中走出来,了解检查的重要意义,养成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

1、明确检查的必要性

对于绝大多数的低年级孩子来说,老师和家长怎样要求,他们就会怎样做。因此,在入学之初就应该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写出问题的答案,并不代表答案就一定是正确的,也许会存在某些马虎或大意的情况,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检查,才能做到查缺补漏,将错误的答案改正过来。因此,检查就跟做题一样,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决不能将这个环节私自省略掉。特别是数学这样一个本身就讲求严谨、认真、细致的学科,更是容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有一些茫然,但只要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意识到检查是件一非常严肃且重要的事情,不但不能轻意的省略,还要认真的去完成。有了这层认识之后,学生们就会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2、注重检查的及时性

有些低年级的孩子虽然知道检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在时间方面却做得不够及时。一旦完成解题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便会松懈下来,或者停顿一段时间,此时的注意力已经处于涣散状态,回过头来再进行检查多半是无效的。因此,在日常写习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让他们养成及时检查的好习惯,使思维始终处于一种高速运转的状态,将检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贯穿到整个做题的过程当中。为了早日养成这种习惯,老师和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把答题的速度“慢”下来,但前提时把心思和精力都用答题上。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获得充足的时间,用平静的心态去完成检查。待孩子们形成检查的习惯之后,答题的效率自然会有所提升。

3、强化检查的自觉性

在正式上课之前,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带领着学生们练习一些计算题。完成答题后,老师提问:同学们,接下来该做什么呢?学生们会大声回答:检查!然后全体学生进入检查状态。针对这些计算题,数学老师可以以一周为单位进行表彰总结,对答案全部正确的学生进行嘉奖,例如奖励1朵“小红花”或者颁发证书;对于对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老师要与学生一起找到问题的关键原因,是答题的时候不认真,还是检查的时候存在马虎问题,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相信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不但会养成做完题就立即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整个班级的计算水平也会获得大幅提升,为今后的数学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指正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表扬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杜绝出现骄傲、自满的情况;其次,在批评指正的过程中,也要带有一些鼓励,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表扬的方式帮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一理他们表现出点滴进步,一定要及时鼓励。总之,低年级数学老师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即多表扬,少批评,切忌心急气躁,要给孩子的习惯养成和进步留有充足的时间。

4、检查方法的灵活性

低年级数学的题型会涉及到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这几大类,而题型不同,需要用到的检查方法也不同。比如计算题用“读一读”的方法检查就比较奏效,具体是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算式题从头到尾默读一遍。一读之下,是加是减,有没有看错数字,进否漏题,立见分晓。对于那些填空题或选择题,“代入法”是最容易发现错误的,具体是将自己所填的答案代入到原题中,通过算一算进行验证,是否正确,一看便知。应用题在总成绩中占分比例最高,但带有一定的分析、推理成分。因此,对应用题所采用的检查方法要更为慎重。对此,老师可以让学生分“三步走”:先复核一下算式是否合理,再看已知条件用没用对,最后确认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走完这三步之后,即使存在错误,也会被及时改正过来。老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检查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一看是否存在丢题、落题现象;二看是否看懂题目要求;三看是否写错运算符号;四看运算结果是否正确;五看用其它方法计算,答案是否相同。当然,检查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灵活运用,真正发挥出检查在学习中的作用。

5、加强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更快、更好的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点,这也非常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心理特点。例如检查比赛活动,老师可以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带有错误答案的习题,哪组检查出的错误最多、最全,哪组获胜。这项活动极大的调动起了学生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给它起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名字,叫“捉害虫”,在比赛的进行中,大家都在争先恐后的找“害虫”,争当“捉害虫能手”。在开展此类趣味竞赛时,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选择符合低年级学生喜好的竞赛形式,这样更容易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②分组时,为体现竞赛的公平性,要对学生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合理分配;③活动内容要短小精悍,不宜拖延时间过长,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即可;④掌握好竞赛项目的难易程度,不要让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丧失参与的信心;⑤竞赛规则要体现出合理性,有的项目注重数量,有的项目注重质量,有的项目注重速度;⑥为了让参赛学生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应将获奖机率设置得大一些,尽量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

结束语:

自觉检查这一习惯的养成,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成绩问题,更与未来的人生发展息息相关,因为不断的反省自己、审视自己、提升自己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课。然而,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日常学习中,上孩子们认识到检查的重要性,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帮他们早日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体会到认真做事的意義。

参考文献:

[1]吴文君.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122+116.

[2]罗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6(19):69-70.

作者简介:屈其玉,女,1982年1月,四川师范大学,本科,达州市通川区第一小学校,二级教师,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低年级学生养成检验
苯中水分的检验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