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2018-06-09周艳艳

东方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改革探究计算机教学大数据时代

摘要:所谓的大数据,是继云计算后出现的一个新时代标志。在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也需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在结合实况基础上,施以一定的教学教育改革措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兴趣,以及优化教学质量。本文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入手,对大数据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表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为其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前言:

近年来,国家信息化建设高速增进,在人们工作及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庞大的数据,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步入轨道,给民众带来方便之余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如要求应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及处理的能力。高职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不同,它主要以培养、输出社会实际应用人才为目标,计算机课程作为其基础课程之一也突出了这一特性,其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际应用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知识。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应更侧重于实际应用操作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在大数据时代下,全国各大中专院校信息化革命方兴未艾,为了顺应大数据这一技术的发展态势,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也迫在眉睫。

1、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通常情况下,高校计算机课程常采取反复考试,多次“实训”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但并未考虑到学生切实发展的需求,无形中降低了教学质量,而且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较为落后,如此一来,学生就很难跟上设备及技术更新的步伐。其次,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迭发展及高等院校教学理念的更新,高职教育对计算机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要求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应及时给予更新换代,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由此可见,在目前大数据环境的影响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1]。

2、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表征

2.1教学方式单一,定位角色混淆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教学中只能安排教师演示或验证性实验,理论教学远胜于实际操作,而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单独讲授为主,单一的“灌输式”教育远大于讨论式教学,师生间缺乏互动,忽略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定位,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无形中降低了教学质量。

2.2教学意识落后,教学内容陈旧

在大数据时代下,部分教师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传统互联网思维中,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课件制作过于单调,导致学生在理解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处理方式上存在一定障碍[2]。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相较,国内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抽象、且没有详细的数据,教学体系相对落后,致使高职学生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最新实用技术知识。

2.3实训如同虚设,实践性较差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课内实训及整周实训课,第三年根据学校条件将学生安排到校外开展课外实训。但学生在课内或整周实训时,通常采用的是虚拟机和虚拟软件进行练习,而在组网技术、通信原理等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也无法参与到真实网络的建设及维护中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学生只能通过熟记来了解其相关知识,而无法更好的理解掌握它们,创新就更无从谈起了。

3、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

3.1创新教学模式,发挥主体作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由教师按授课计划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教师的工作也仅局限于授业解惑,而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应全面了解并掌握全班同学的整体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现有知识、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共性及差异性,将教学进度、教学重点等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之后再通过课堂测验及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知识领悟力等更换教学模式。最后,高职院校的教师还要实现由简单的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到组织教学的的模式转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積极性与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好难点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3.2转换教学意识,拓展教学内容

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都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由于网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如此可以充分拓展学习对象的知识途径,所以,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关注和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在授课时可以将其与课本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另外,基于“轻理论,重技能,促应用”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将教学内容分割成若干个适用于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小模块,并且为每个模块录制微视频,如此教师就无需重复的讲授同样的内容,而学生也能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学习[3]。

3.3切实履行实训,强化实践性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在完成课内实训课时,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自主设计实训方案,后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讨论,相互合作完成实训方案。另外,还可以常带学生到网络搭建现场或网络管理机房直接参与搭建或配置过程,如switch、router以及server的配置,对学生现场教学,在提高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基础上,实现高职院校培养、输出社会实际应用人才的宏伟目标。

结束语:

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计算机技术也不例外,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共享性及便利性实现了隐性知识的共享和流动,同时其及时性也提高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的相互影响力,扩大了知识传播的深度及广度,这对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诸多新的创意。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教育管理部门、高职院校领导、老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建立优良的教学环境,同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让更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知识,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型人才,得以推动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

参考文献:

[1]孙雨生,薛彤,朱礼军.国内基于MOOC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进展:模式构建与实践应用[J].职教论坛,2018,02:44- 49.

[2]高建英.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电脑迷,2017,07:152-154.

[3]徐志英.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903:19-22.

[4]唐建国.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福建电脑,2016,3209:146+180.

作者简介:姓名:周艳艳(1980年9月),性别:女,民族:汉,湖南省汨罗市人,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单位: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单位邮编:330052,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改革探究计算机教学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改革探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