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分析

2018-06-09王洋

东方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理论课实效性政治

摘要: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一种实践活动,高校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环境的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首先,国际环境的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和平演变”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民族信念等的教育。其次,社会环境的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非主流因素的强烈干扰。改革开放使中国环境发生了质变,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导致了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单一的思想观念必须转型为多辐射的思想观念。

(二)、教育对象的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当前,高校的大学生以“90后”“00后”为主体,他们身上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人格特征。同时,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的政治意识逐步转向现实,自我意识个性化表现明显,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特别是在政治取向上表现出较强的实用主义和功利化倾向,如把入党、评优等当作将来就业发展的敲门砖。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思想已日趋成熟,但其人格、个性等心理因素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对人生价值的选择与判断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顺应形势,逐步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教育的模式。

(三)、教育方式的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思想政治理论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渴望追求真理,追求新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运用新方法、新手段和新载体,逐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再者,网络教育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驾驭。网络时代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方面要尽快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并及时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灵活地运用网络改进教育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迷恋网络、厌恶学习、精神颓废,甚至借用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的误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对净化人的思想,统一人的行为曾起到过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观念滞后、内容僵化、形式单一等问题,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指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相对固定的程式和规范性做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在提升教育实效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给大学生以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懂得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从而构建全新的、立体的、充满生机的教育创新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系统工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生活化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简单地说,就是要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有效化、深入化、持久化;就是与广大师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贴近、融入师生的生活,成为老师忘不了,学生离不了的一项长期工作。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要帮助他们消解成长中的各种烦恼和困惑,培养其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使他们成为全而发展的完整的人。因此,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志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准确地判断、分析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大学生中出现的思想动态,既不可不管不问,也不可只抓些无关疼痒的小事。任何回避矛盾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尤其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有丝毫的松懈。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宽、做细、做深、做久,使之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必须时刻关注大学生中出现的每一个实际问题,力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贯穿和体现的真理性、规律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是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科学化水平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

首先要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师业务技能培训,努力增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能力与素质,引导教师不仅是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该是学生需要的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与情感护理员,努力建设一支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多师型” 特色教师队伍。其次按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科研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論修养与教学业务水平。一方面要依托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色,进行重大科研课题项目攻关,以课题为载体,形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特色与优势,以项目为纽带,带动形成学术思想活跃、优势互补的学术梯队;以教学改革项目、科研项目的实施,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创新科研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提升整个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催生有重要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推动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特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三)、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重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要使得高校政治理论课取得实效必须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提升教学的信息化程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要充分吸收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技术,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密切追踪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一切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新工具,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下,创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延伸到网上,开展网上网下教学互动,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

一种形式为课外实践。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构成,划出一定学时作为课外学时,用以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如课外读书活动、文明工程、爱心工程等,再辅之以讲座、辅导、咨询、演讲赛、辩论赛、知识竞赛和专题报告等形式。依托这些有效的载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它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使他律与自律有机的结合,塑造理想人格。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另一种形式为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参观考察。低年级学生可参加社会调查与考察如深入城镇、乡村、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考察和社会调查活动。高年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参加一些创业活动,或到企业实习、搞技术服务、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社会实践课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这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而言之,新时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于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而达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的,为社会主义社会事业的顺利发展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军良: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J].教育评论,2007年第4期。

[2]常素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分析”,《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08年3月。

[3]黄正泉、王健,“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

[4]李训茂,“论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的重要性”,《前沿》,2006年第9期。

[5]孙体楠: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7年第8期。

作者简介:王洋,政工师/助教,硕士,天津财经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实效性政治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办公室政治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