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路径与思考

2018-06-09崔妍张琳杨希越

东方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竞赛研究生辅导员

崔妍 张琳 杨希越

党中央不断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四大发明”加快了世界走向现代文明的脚步,为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链的最高端,肩负着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应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研究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是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学生。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尤其是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

在广大研究生培养中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创新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体系建立需要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制度保障、条件保证等诸多方面的支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辅导员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职责,辅导员对于推进研究生創新实践能力培养也必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将从辅导员的工作视野讨论推进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营造学习氛围,引领创新观念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保障研究生创新活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知行不够统一等问题。研究生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辅导员通过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了解和把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并结合研究生生活、学习的实际,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学术风气。

(二)以评奖评优机制服务研究生创新活动

学术创新能力,是研究生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指标。研究生评奖评优工作引入创新活动的赋分机制,由研究生辅导员具体操作研究生的评优评奖工作,对创新能力给予合适的地位及比重,权衡学生日常学习成绩、创新活动得分比重,让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在评奖中得到适当奖励。如在研究生高额奖学金评选中把研究生创新能力(学术论文发表、科研课题参与、科技创新获奖、发明专利申请等)赋予适当权重,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动力和热情。

二、整合研究资源,培养创新思维

(一)以融合课题组促进研究生创新培养

单一课题组具有导师研究的局限性、强迫性、主观性以及自由度小等问题,研究领域狭窄,融合课题组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在食品专业引入包装知识,便可衍生出食品包装的研究思路,在材料专业引入污水处理,便可开展环保生产方面的研究,学科知识的碰撞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专业分类和学院划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大胆开展多学科融合的交流和研究,多学科的导师指导,对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以双导师制加强研究生创新实践

在企业中选取聘任企业导师,在培养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研究生实际工程能力,让学生能够实地跟随校外导师认识和接触实际工程、项目,熟悉社会工程的环境和运行情况,并且推进筛选校外导师的人选,与企业导师签订学生实习培养协议。

三、依托课堂本位,提升创新能力

(一)以课堂教学为根本营造创新氛围

目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时期,积极引导广大研究生参与本科、研究生期间的课堂教学,虽然是大胆的尝试,但是却有着重要的探索前景。通过自身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熟悉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重视课堂本位,积极配合学校的嫁与教学改革,让广大研究生在教育改革的新体制下更顺利的成长。

(二)以创新竞赛为依托引导创新行为

在研究生群体中,学科竞赛是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不同类型竞赛的组织、参与、培训,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激发,在竞赛指导过程中拓展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是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一个良好渠道。

以目前国内各类学科竞赛的种类和涉及专业来看,竞赛主要分为实际应用型和技术创新型。

实际应用型学科竞赛从实际生产、生活出发,强调竞赛内容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重点突出在产出作品本身的实用性,因此对产品要求较高。竞赛作品需要完成项目的设计、开发、测试和验证全过程,部分竞赛需要完成商务运作,进行作品推广、项目路演、市场化前景预测、风险预测等。此类竞赛是技术与市场对接的良好契合。

技术创新型学科竞赛,需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竞赛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参赛作品的创新点,并出具详细的技术说明书以阐述既有产品与研发作品在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区别。学生参赛需要在给定的题目或者方向上进行文献搜索和综合分析,在既有方案基础上得出待改进的目标问题,对设立的目标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然后验证潜在解决方案,形成可行性报告。此类竞赛主要考察研究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同时需要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造性的解决相关问题,主动拓展研究方向和创新思维,通过相关研究工具的学习,完成竞赛项目。

四、提供实践平台,激发创新热情

(一)以企业帮扶为切入展现研究生创新能力

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与科研院所、企业的联系,尤其加强学生在重大科研中的实践、生产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解决科研难题的能力。

(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鼓励研究生创新锻炼

目前研究生参与学术实践活动少是缺乏创新热情的集中表现。创新能力不是漫无目的的从无到有,而是需要实践检验、确有实用价值的产物。研究生辅导员在组织学术文化活动时,社会实践活动是能够突出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在了解研究生的学术诉求基础上,本着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宗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老师主动联系、鼓励研究生主动探索科技对接的各类社会单位,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提供平台保障。社会实践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以实践单位需求为导向开展实践研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增强实际处置问题、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加强学术交流,融合创新思路

教育部近年来越来越强调多学科交叉、多学科融合,目的就是让研究生在学习中不只局限于某一限定领域,某一研究方向,某一单一学科。突破传统的导师课题组形式,开展多学科学术学业交流和学科研究沙龙,让研究生能获取其他研究领域的前沿信息和热门理论,从而引发对于自己研究课题的发散性思维,主动寻找自己课题的研究创新点和突破点,根据自己学科研究方向的需要,自由結合,实现自身的学术融合。

参考文献:

[1]辅导员如何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作用谷学峰; - 《大学教育》- 2014-07-01.

[2]基于学科竞赛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胡威;郭宏;蒋旻;付晓薇; - 《软件导刊》- 2015-02-15 .

[3]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2017.

[4]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doc免费全文阅读-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max.book118.c)》- 2016.

[5]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_CLARK日记- 《网络(http://blog.sina.com)》- 2016.

[6]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360doc.co)》- 2017.

[7]习近平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创新- 《网络(http://www.nxgtt.gov)》- 2015-11-02.

[8]习近平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创新 @ 甘肃经济网

- 《网络(http://www.gsjb.com/)》- 2015.

[9]习近平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worlduc.c)》- 2016.

[10]8.第八部分【简】辅导员考试国家时事文件、讲话-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2016.

[11]十八五中全会及十八大内容(下半公务员事业单位研究生必考时事政治)汇编.doc-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max.book118.c)》- 2016.

[12]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化改革李丽莹;朱利梅;左晨; - 《青春岁月》- 2016-03-08.

[13]改革开放以来党提出的发展战略孟繁英;李瑞; -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7-06-15.

[14]从哲学高度认识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深刻启示蔡永生; - 《理论与当代》- 2015-11-10 .

[1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共产党人》- 2015-11-15.

作者简介:

姓名:崔妍(1985年7月),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北唐山,学历:研究生,职称:中级 工作单位:天津科技大学,邮编:300222 研究方向: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

基金项目:天津科技大学“十三五”研究生教育改革规划项目。

猜你喜欢

竞赛研究生辅导员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创新思维竞赛(3)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创新思维竞赛(6)
“有为”也应“有位”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