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受众角度分析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2018-06-09张潇艺

戏剧之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受众策略

张潇艺

【摘 要】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崛起,一方面丰富了电视荧屏,另一方面为优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载体。而面对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热潮,如何将其做好、做精、做到受众欢迎,是摆在节目制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的播出,再一次提高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因为其做到了对受众负责,对栏目本身负责,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关键词】受众;文化类电视节目;策略;《国家宝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3-0119-01

纵观当前电视荧屏,文化类电视节目开始占据半壁江山。2017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开播的节目《国家宝藏》,一经播出便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提升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关注度与影响力。笔者全面分析此节目火爆原因,客观总结节目成功要素,认为节目优势是从根本上满足了受众需求,使“曲高和寡”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真正深入受众内心。

一、满足受众信息获取需求

丹尼斯·麦奎尔在《受众分析》一书中说道:“受众的形成常常基于个体需求、兴趣和品位的相似性,其中有许多都反映出社会或心理根源。最典型的‘需求是获得信息、休闲、陪伴、娱乐或‘逃避。”因此,受众观看电视节目最基本的一项需求为获取信息。而信息类节目众多,竞争也异常激烈,《国家宝藏》却以内容制胜,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国家宝藏》由中央电视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制作,每周日晚19:30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共分为10期,每期100分钟左右。节目通过“前世传奇”演绎与“今生故事”讲述,呈现国宝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让受众感受国宝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在播出的十期节目中,共向受众展示了《千里江山图》卷、“瓷母”、石鼓、越王勾践剑等二十七件国宝及其“前世今生”。在第一期节目中,节目以现场演绎的方式讲述了北宋年间,发生在宋徽宗、王希孟、蔡京三个人之间关于《千里江山图》卷的故事,并邀请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冯海涛讲解图卷的绘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继承人仇庆年先生介绍颜料原材料并进行现场演示,这些信息是日常生活中受众所不了解的。

二、重视受众社会化需求

“受众经验中存在一定的社交性:我们常常与他人一起分享媒介使用经验,尤其是看电影和看电视的经验;某些媒介(如电视和音乐)被用于娱乐消遣,或缓和社会交往;媒介使用常常伴随着对时事问题的讨论;媒介内容(新闻、故事、故事等)为人们提供了共同的关注对象和谈话主题。与媒介有关的话题,尤其有助于消除与陌生人谈话时的突兀感,为彼此交流奠定基础。”受众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必然要了解更多关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与了解,媒介恰巧为受众社会化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条件。因此,受众使用媒介的原因也必然包括其社会化的需求。《国家宝藏》在节目中虽然传递的是我们所未知的一些信息,但是信息内容与当下社会紧密相连,如VR技术和地图结合起来等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与受众生活密不可分的内容。节目不仅向受众讲述了国宝的前世传奇,而且向我们展示了国宝的“今生故事”,即与受众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信息。

三、尊重受众娱乐与情感需求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众消遣娱乐的需求成为了节目制作者首要考虑的内容,所以“过度娱乐化”的节目层出不穷。随着受众知识水平与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无营养”的节目已逐渐被受众摒弃。《国家宝藏》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文物知识与富有特色的表现方式恰当结合,让受众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接受节目传达的信息。

《国家宝藏》节目每期都会邀请知名艺人担任国宝守护人,用他们最擅长的方式回顾历史、讲述故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节目的可看性。在每期节目中,国宝的“前世传奇”都会以戏剧形式呈现,改变了以往简单的诉说方式,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创新了表现方法。如越王勾践剑的故事,由段奕宏担任演员,与其他几名演员一起在舞台上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演员动人的表演,使受众沉浸在那段历史岁月当中,感受越王勾践赋予剑的传奇命运。由主持人何炅担任国宝守护人,运用戏剧方式讲述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的前世故事,诙谐幽默的表演方式让受众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历史文化知识。因此,节目不仅具有娱乐性,并使受众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接受信息与知识,引发心灵震动,满足了其情感上的需求。

文化类电视节目虽然成为了电视荧屏的一道新的风景,但是一直以来其“枯燥乏味”的印象并未真正改变。而“人們对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印象也不应该只有枯燥无味,制作方应根据受众需求,运用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将内容做得有趣、有益、有内涵。长此以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将不断拓展,不仅为电视荧屏增添一抹亮色,也势必成为参与电视媒体竞争的重要砝码。”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的成功,究其原因是其从根本上抓住了受众的心理诉求,运用受众喜欢的方式传递信息、弘扬文化、展现历史。《国家宝藏》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创新型的尝试。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常诚.浅析文化类电视节目对表演与文化元素的创新融合运用——以《见字如面》为例[J].传媒,2017(6):39.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受众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