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市委组织部遴选工作人员试题

2018-06-09高守国

公务员文萃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技能企业家计划

高守国

【材料】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一个城市繁荣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要。N市始终将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人才强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对各类人才具有吸引力的国际大都市。2015年,N市以“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为引领,着力解决长期制约人才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研究出台了被媒体称为“N市人才强市新政18条”,提出了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行“人才绿卡”、荣誉N市市民等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18条精准、实惠的措施,形成了“引爆效应”,加速各类人才汇聚N市。作为选人用人的组织部门,N市委组织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为促进“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融合发展,建设创新人才高地,拟出台《N市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兴业富民强市”战略的意见》,将实施顶尖人才培养工程、本土英才培育计划、“名师工作室”计划、企业家培育工程、“金凤凰”引才计划、大学城建设工程六大人才计划或工程,期望取得良好效益。

【试题】

1.作为负责人才工作的组工干部,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推动人才工作步入新时代。要求:立足职责,符合实际,600字左右。

2.假设你是N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根据你对人才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请逐一谈谈六大人才计划或工程的重点内容。600字左右。

【答案要点】

第一题

(1)强化指导,完善制度。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责,督促人才工作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工作合力。制定完善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发现、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政策体系,消除人才引进和流动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2)拓宽渠道,引进人才。坚持“高端、专业、实用”标准,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高技能和急需紧缺人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建设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队伍。着眼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储备一批专业人才,提升引才育才用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注重培养,群体发展。推进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围绕优秀企业家成长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发展计划、医疗卫生专家发展计划和文化骨干、名家發展计划等大力推进高精尖人才培养和发展。(4)规范渠道,优化服务。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工作服务全局的力度与成效。规范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服务,认真组织开展人才宣传周、人才交流、人才派遣、人才招聘会等活动,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为各类人才解决办公、住房、医疗、子女就学就业等困难问题。(5)加强领导,提升水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完善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和督查通报制度,加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促进人才规划任务落实。对引进人才在人员编制、项目立项审批、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第二题

(1)顶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具有成长为两院院士潜力和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或相当层次的领军人才,培养获得省级以上政府奖励或项目资助的,做出特别贡献的顶尖人才。(2)本土英才培育计划,围绕N市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聚焦本土的发展人才、民生人才、文化人才、乡土人才,定期遴选培养对象,采取项目化等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加快培养。(3)“名师工作室”计划,完善师带徒和代际传承机制,以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高技能等领域为重点,组建“名师工作室”,采用“领衔专家—指导专家—培养对象”多层级梯队。加快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发掘和培养各领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发展一大批“N市工匠工作室”。(4)企业家培育工程,开设“企业家大讲堂”,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培养领军型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科技企业家。(5)“金凤凰”引才计划,围绕N市创新工程和发展战略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定期征集并发布人才、技术需求信息。实施人才“凤还巢”计划,举办人才峰会、众创大赛,建立国(境)外招才引智联络站,持续拓宽引才渠道。建立引才奖补制度,鼓励支持引进海外智力和外国专家。(6)大学城建设工程,招引知名高校院所在N市设立分校或研究生院,依托在N市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创新资源和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业联合市内外高校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施弹性学制管理,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猜你喜欢

高技能企业家计划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盐城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浅议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