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模式探究

2018-06-08刘晨晨张佳佳

商情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组织管理学生社团对策分析

刘晨晨 张佳佳

【摘要】随着学院建设的快速发展学生社团的重要性也不断显现,社团数量逐步扩大,社团承担着学院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利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学院学生社团的组织和发展处于萌芽的阶段,组织方式不够恰当,管理的水平不高,社团活动内容单调,学院社团的组织管理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关键词】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现状;对策分析

1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

1.1学生社团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高校社团的项目基本延续了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传统项目的设置例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社团设置这些教育内容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没有新意学生参与度下降。也有些非体育课延续的内容设置,例如魔术、炫舞、街舞、台球、棋牌、舞蹈这些项目具有趣味性以及很强的吸引力,但是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甚至是流于形式,缺乏实际的运行效果。

1.2学生社团成员服务周期短

高校社团成员大多是学生,大一新生参与积极性较高,随着年级层次的不断升级参与热情渐渐消退,社团成员大二下学期实行社团换届之后,基本就结束在社团的服务行为,社团服务周期基本是两年。其次社团的主要成员是学生兼职,随着学年层次的升级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增加,面对社团的无薪酬义务劳动,服务工作基本难以长期维持。

1.3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权责不明

高校社团一般会配备社团指导教师,但是社团指导教师大多由学校行政人员兼任,或者由任课教师兼任,然而学院行政人员和教师由于行政工作和教学任务不能全心全意投入社团指导,再加上部分社团成员不积极主动和教师沟通,导致社团管理模式存在无人指导的情况,其次社团成员内部人员权责不明,成团社员一般根据社团宗旨和社团规章制度分为,社长,副社长,宣传部长,纪检部长等等,但是成员之间权责不明,职责不分,出现社团成员挂名情况,成员权利和义务模糊。

1.4高校社团经费短缺

高校社团活动经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院经费补贴,第二部门是社团成员团费缴纳,第三部分是社会资助,但是学院经费补贴往往数量较少而且经费补贴往往只在社团组织或者承担学院活动的时候才会享受,那么社会资助经费往往是学生组织社团活动是某一社会机会进行大力宣传才有可能获得资助,但是资助金额相对较少,所以大部门的社团活动和日常管理所需要的经费是以学生收取团费为主要来源,然而学生社团团费的收取往往难度比较大,而且经费收取的数量太多会影响社团成员的召入。因此高校体育社团经费出现严重短缺。

2新形势下学院社团的组织和管理对策

2.1把握形势政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共青团员,开展社团活动,服务全校师生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有很强的组织优势,有一整套完善的组织机构及组织运行模式,基于共青团“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的定位,高校团组织更容易聚合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因此共青团在人才资源方面优势很多。

这样的两个群体(体育社团、共青团)在“三走”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组织活动达到互动效果和共赢目的。共青团通过体育社团凝聚青年,共青团为体育社团提供展示展示平台,更好的发挥自身社团优势,办出自己社团特色。

抓住时代背景把握形势政策,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人体育社团活动,大力宣传“三走”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加入到体育社团的各项活动中去,通过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利用共青团员的力量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也会得到学院的制度支持以及教师的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到学院其他社团,也可以针对性的寻找与社团相关的形势政策跟随时代的步伐向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利用共青团组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社团活动,赢得学院以及社会各部门支持达到社团发展的目的。

2.2实现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首先高校社团成员应当合理利用教师资源,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寻求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可以接受学生会以及校团委部门的指导。把握社团发展的主动性,其次实现社团自我管理,规范社团内学生干部的设置和管理,权责分明,社团部门干事明确责任和义务,发挥带头作用,社团成员积极响应号召,明確权利和义务。最后,根据学生参与社团的兴趣爱好、运动水平以及参与社团的动机,将体育社团分类“体育健身社团”“体育教学社团”“竞技提高社团”等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动机凝聚在一起,这样实现社团的自我服务和管理就会比较可行。

2.3以高校社团产业化的发展为主要方向,实现社团活动自负盈亏

学生社团产业化既是社团活动的经费来源是根基,也是社团活动的表现形式。我院24个社团,每个社团的学习内容都可以产业化,同时大学生校内活动较多,学院举办活动时可以给校外相关机构提供一些非盈利性的和非强迫性宣传,以此获得校外机构的赞助和支持。

2.4实现社团成员建档立卡

社团成员因为学业和工作压力不得不放弃社团工作,面对这样的困难首先我们可以对社团成员建档立卡,每一名社团成员入团后将成员的基本信息和工作学习经历登记清楚建立个人档案,这样可以在社团成立初期对社团成员的水平进行划分,社团服务期间在社团的表现情况和获奖情况及时做好登记和更新,最后社团成员服务周期结束后及时建立跟踪服务系统,对老的社团成员的工作就业信息做好登记,方便之后建立社会成员关系,利用老的社团成员的社会关系帮助社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调查[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6)

[2]封华.“三走”背景下体育社团服务团员青年的研究——以东华大学为例[J],2015

[3]吕明.欣赏式探询: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的新视角[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3 -10

猜你喜欢

组织管理学生社团对策分析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现状与经验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分组合作教学在数控铣床实训中的应用
浅析高校英语专业考试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