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云麦73丰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2018-06-08王志龙乔祥梅王志伟程加省杨金华程耿黄锦于亚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8期

王志龙 乔祥梅 王志伟 程加省 杨金华 程耿 黄锦 于亚雄

摘要:利用云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抗条锈病新品种云麦73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显著相关,每穗粒数与产量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不明显,提高千粒重和增加有效穗数是其高产的关键。云麦73号是具有丰产性突出、高产潜力大、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条锈病品种,若能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和栽培方法,该品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云麦73;抗条锈病;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08-0025-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08.006

Analysis of Yield Potential and Components of New Wheat Variety Yunmai 73

WANG Zhi-long,QIAO Xiang-mei,WANG Zhi-wei,CHENG Jia-sheng,

YANG Jin-hua,CHENG Geng,HUANG Jin,YU Ya-xiong

(Grain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Yunnan Sub-Center of National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nming 65020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mmary data of the regional trials and production trials of wheat varieties in Yunnan province,a variety of analy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high yield potential,yield stability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a new stripe rust resistant wheat variety Yunmai 7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housand-grain weight and the yield,and the effective panicl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yield. The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yield. The results of path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rect effect of thousand-grain weight on yield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the effective panicle. The effect of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was not obvious to the yield. The increase of thousand-grain weight and the effective panicle was the key to its high yield. Yunmai 73 is a stripe rust resistant cultivar with high yield potential and good comprehensive traits. With appropriate cultivation method,this variety will have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suitable planting area.

Key words: Yunmai 73;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high yield; stable yield; yield component

小麥新品种云麦73,原编号为文麦16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2016年通过云南省审定的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属春性,幼苗半匍匐,生育期174 d,株高83.7 cm;方形穗,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子粒饱满,熟相好,易落粒;每穗粒数38粒,千粒重43.7 g。抗条锈病强、耐寒、耐旱、抗倒伏。容重744 g/L,蛋白质17.02%,湿面筋34.3%,稳定时间2.8 min,硬度指数65.7。在多年多点的中间试验和示范试种中,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性较好、田间表现和后期熟相特好等优点。

为进一步揭示云麦73的生产利用价值,使其在生产中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现利用2年的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数据对其进行丰产性、稳产性以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利用2013-2015年云南省地麦组区域试验和2015-2016年生产试验数据资料,共计试验24点次,对照品种为云麦54。按照云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实施方案要求,在云南省地麦主产区选取不同海拔高度、生态类型和生产水平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试点同时进行,生产试验选取5个试点,统一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成熟期按小区单独收获,脱粒、晾晒、称重计产。

丰产性采用与对照产量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变异系数衡量稳产性[1];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2-3];抗病性鉴定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采用云南省小麦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条中32号)及田间收集菌种等量混合菌粉于2014年进行苗期、成株期抗条锈性测定。用Excel和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4]。

2 结果分析

2.1 丰产性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云麦73(文麦16)在2014年云南省地麦品种区域试验9个试点中平均产量 4 762.7 kg/hm2,居第二位,较云麦54(CK)增产5.1%,增产点率77.8 %;在2015年云南省地麦品种区域试验10个试点中平均产量4 846.5 kg/hm2,居第四位,较云麦54(CK)增产1.7%,增产点率50.0%。2016年生产试验云麦73平均产量3 861.0 kg/hm2,居第四位,较对照云麦54增产9.5%,增产点率80.0%。

从云麦73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来看,该品种的平均产量为4 490.1 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5.43%,而最高产量可以达到7 641.0 kg/hm2,由此可见,云麦73是一个丰产性好且具有很大高产潜力的品种。

2.2 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以云麦73在各区试点的产量变异系数来衡量其稳定性,对云麦 73及对照品种在各区域试验年度的平均产量进行变异系数分析(表2)。从表2可以看出,云麦73的变异系数2年均高于对照品种,平均产量2年均高于对照,且有1个试点产量达到7 641.0 kg/hm2,说明云麦73虽稳产性不如对照,但有高产潜力,更适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以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

2.2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各产量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表示如果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提高三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对产量均有作用,其中产量与有效穗数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0.467*),产量与千粒重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0.557**),同时产量与千粒重的相关系数大于产量与有效穗数的相关系数,说明云麦73以增加千粒重对提高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对提高云麦73产量的作用不显著。

2.3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

以有效穗数(X1)、每穗粒数(X2)和千粒重(X3)为自变量,产量(Y)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 析,优化之后建立云麦73的最优回归方程:Y= -6 915.19+217.27 X1+157.21X3。说明在 3 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只有有效穗数(X1)和千粒重(X3)对产量有显著影响。

为进一步阐明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通径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效穗数(X1)千粒重(X3)2个产量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表示如果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提高两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对产量均有积极作用,其中以增加千粒重的作用最大(PX3y=0.69**),其次是有效穗数(PX1y=0.62**),再次验证了提高云麦73的产量应优先考虑提高千粒重,其次是增加有效穗数。

2.4 抗病性鉴定

2014年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采用云南省小麦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条中32号)及田间收集菌种等量混合菌粉,对云麦73进行苗期、成株期抗条锈性测定(表5)。测试结果表明,反应型0,严重度0,普遍率0。抗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苗期和成株期均为免疫。

3 小结与讨论

产量是单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者之乘积,因此产量优势最终必然体现在这三要素上[5-8],本试验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均表明:千粒重是云麦73产量构成最主要的因素,有效穗数对产量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云麦73在各区试点的产量变异系数分析得出云麦73的稳定性不如对照云麦54,云麦73的两年区试平均产量4 804.5 kg/hm2,居第二位,较云麦54(CK)增产3.4%,增产点率63.2%,2年平均产量均高于对照,说明云麦73虽然稳定性不如对照品种,更适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以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

小麦条锈病是云南小麥生产上的2种常发性主要病害之一[9-11],培育和推广种植抗条锈病品种是防治这些病害最经济有效、最安全的途径[12]。而云麦73的抗病鉴定结果为全生育期对条锈病免疫,云麦73的选育以期为云南抗病品种的推广和抗条锈病育种做出贡献。

通过对云南省地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质测试和抗病鉴定的分析和多年的田间表现可知,云麦73号抗条锈病好、耐寒、耐旱、抗倒伏,在适宜条件下增产潜力大,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200~2 100 m旱地麦地区种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永军,孙苏阳,李海军,等.小麦新品种淮麦24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29-31.

[2] 傅晓艺,李彩华,赵彦坤,等.小麦新品种‘石麦22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1):38-43.

[3] 李伯群,余国东,周凤云,等.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166-170.

[4] 杜家菊,陈志伟.使用SPSS线性回归实现通径分析的方法[J].生物学通报,2010,45(2):4-6.

[5] 黄 锦,乔祥梅,程加省,等.小麦新品种云麦68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8):11295-11296,11303.

[6] 温明星,曲朝喜,李东升,等.小麦新品种镇麦9号的丰产稳产广适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2):82-83.

[7] 乔祥梅,黄 锦,程加省,等.小麦新品种云麦69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5(2):24-27.

[8] 郭春强,黄 杰,曹燕燕,等.小麦新品种漯麦6010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变异性及通径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4):608-610.

[9] 李明菊.云南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10] 杨金华,黄 锦,王志伟,等.云南铁壳麦对条锈病主要流行小种的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6):2074-2077.

[11] 李宏生,谭丽明,赵 红,等.小麦品种云麦52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检测[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5):2063-2065.

[12] 程加省,杨金华,于亚雄,等.慢条锈病小麦新品种云麦60特征特性及精细化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10):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