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8-06-08胡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班级同学老师

胡晗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42-02

学生晓凯能来看我让我十分高兴,要知道他当年可是我班上驰名全校的混世魔王。我与他的师生情谊是在斗争中建立的……

你能想到晓凯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竟然是“你别碰我……”那是我刚接他们班的时候,他是让所有任课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学生。“胡老师,你看看你们班的这个学生!课堂上不但自己不听,而且弄得周围的同学不得安宁,说他两句就和我顶嘴,课都没法上了!”看着音乐老师气得涨红的脸以及有些发颤的声音,我知道这一定又是我们班袁凯的“杰作”。

我气愤地抓起他的胳膊拖着他走进办公室。刚进办公室,他就用力的甩开我的手,狠狠地向我喊到:“你别碰我,再碰我你试试”,一双充满敌意与挑衅的眼睛直直的盯着我。我一下子惊呆了,对他的表现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我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能这样威胁自己的老师。看着眼前这个满脸恼怒,身体前倾的小男孩,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冷静了一下,我告诉自己这时候一定不能发火。我试着与晓凯沟通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他却是一副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样子,处处为自己辩解,激动时甚至于大声反驳。艰难的教育后,袁凯口服心不服的回去了。我知道这样的交锋不会是最后一次。袁凯究竞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我陷入了深思。

带着疑问,我几次试着从袁凯那里得到些他的信息,可是都无功而反,通往这个孩子内心世界的大门关的太紧了!后来还是从学校领导那里得知了袁凯的一些信息。原来袁凯是个苦命的孩子,二岁时母亲离家出走,他跟父亲生活在一起,而他的父亲由于长期酗酒,造成小脑萎缩,神智不清,经常毒打他。为了躲避,他曾经失学,在社会上流浪了一年,吃在外,睡在外。后来还是社区与学校取得了联系,让他重新入校学习,住在他年迈的爷爷家里,生活依然十分困难。知道这些后,我一反从前对袁凯的敌视态度,开始可怜他、心疼他了。我知道这个孩子经历了太多他这个年龄不该经历的东西。我决心一定要走进这个孩子的心里,看看这座冰山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袁凯性格十分倔强鲁莽,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也十分严重,由于年龄比同班孩子大两岁左右,对同学经常打骂,顶撞老师更是家常便饭。和老师的抵触情绪很强,喜欢和老师唱反调。这些让老师们都非常头疼。但是这个孩子也有重感情、讲义气的一面,同班同学受到欺负时,他能为同学打抱不平。由于身体强壮,班级的很多劳动他都能主动承担。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我意识到袁凯不是大家所说的“坏学生”。他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渴望得到认可和呵护的,是渴望溶入团体的,而以往我们那种只根据表象就定性质的教育却太简单了,太平白了,无法走进这个孩子的内心,无法给他慰藉,相反却一次次的伤害了他,才导致了他对老师的不信任和敌视。其实袁凯的内心深处是孤独的、痛苦的。摸清了袁凯的情况后,我决定从取得袁凯的信任为重点突破口,采用个案突破的方式对袁凯进行攻坚。

在一个中午休息的时间,我借让他给办公室抬水的机会和他聊起了天。开始时我让他坐在凳子上,他不敢坐,于是我很真诚的告诉他:“你没有犯错,还帮老师的忙,老师是应该感谢你的,坐在椅子上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对一个好孩子理应得到的尊重。”袁凯听到这话后,脸上竟一下子红了,不好意思的坐在我的身边的椅子上,低着头,两手不停地摸着膝盖,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与他发脾气时简直是两个模样。我觉得机会来了,就问袁凯:“你喜欢你自己的表现吗?”“不喜欢。”他不假思索的回答。“你想过要表现好一些吗?”“想,但是一着急我就不知道自己都干些什么了。”他抬起头,窘迫的看着我,用手挠了几下蓬乱的头发。看到他的眼神,我知道他想从我这里得到答案,我就耐心的给他分析他的表现,什么好,什么不好,教他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他同学和老师都很感谢他会班级作出的贡献,有什么不明白或需要帮助的事,老师和同学都非常乐意帮助他……谈话结束之后,我能感受到袁凯非常高兴,并且开始对我产生信任了。我知道我的计划可以开展了。

首先,为了消除袁凯的自卑心,激发他努力向上的信心与勇气,我一方面找他身上的闪光点,多次谈心并鼓励他:如他每次自觉地为班级抬水时,我就当场表扬他关心集体。另一方面则运用角色改变法创建一种积极的班级舆论环境。角色改变法就是通过班级活动改变学生在班级中原来的身份,创造条件把他们推到班级的“舞台”上,让他们发出光和热,“扮演”一个有尊严、受尊重、被信任的角色。袁凯身材高大,体育好,在校运动会期间我请他代表班级参加跑步比赛。他最终取得了全年级两个第二名的好成绩。成功与赞扬使得袁凯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鼓起了上进的信心与勇气。

其次,针对他倔强鲁莽、易与老师对抗等情感障碍,我多角度地了解、聆听他的心语,促进了师生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最终达到消除学生抵触情感的目的。袁凯纪律松散,爱顶撞老师。我就启发他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不专心听课的学生,希望他尊重老师的劳动,安静、专心地听课。从同学的角度来看不守纪律的学生,希望他热爱班集体,和同学们一起创建良好的环境与课堂纪律。同时在各种事情上启发他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克服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袁凯逐步意识到了老师的苦心,慢慢地正视自己身上散慢蛮横的缺点。

第三是針对袁凯缺乏毅力与恒心这一点,我刻意给他讲一些伟人坚持不懈而取得成功的故事,并指导他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才能成就自我的道理。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通过三年的辅导,袁凯的自卑心理已逐渐消除,和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他的表现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2015年获得了市“自强自立好少年”的称号……

今天站在我面前的袁凯,眼神中写满了阳光和自信。他兴奋地告诉我,如今的他已经是我市一所技术学校的学生了,并且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我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缕欣慰。我相信袁凯今后的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拯救今天的一个孩子,就是拯救未来的一个家庭;每位老师拯救今天的一名孩子,就是拯救未来的整个社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班级同学老师
班级“四小怪”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不称心的新班级
六·一放假么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