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8-06-08郭以芬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课文阅读教学

郭以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02-0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进行有效的阅读,学生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维会更加活跃,心灵也会得到提升。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一、引导学生会“阅读”

首先说说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其次是默读。默读的练习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三四年级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五六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对于学生来说默读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教材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最后是略讀。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新课标中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语文阅读充分当家作主,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用实践去探究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健全人格。课堂是主阵地,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才能探究出问题的正确答案,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导课上一定要下功夫,如可运用一幅画、一首诗、一则谜语、一段视频等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发生兴趣是前提,开好了头,学起来就有劲了,孩子们是很容易被感染的,氛围营造好了,学起来就轻松了,主动性自然增强。

三、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鼓励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自主意味着个人独立学习、自主探究,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方式、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高年级的小学生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四、读后拓展,促进体验生成

结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实践来看,课后拓展环节还是较少,一般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学习后,多以书面练习方式让学生进行练习。不可否认,书面练习是不可缺少的,但活动类练习也不可少。通过课堂探究而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掌握,初步体验其内涵后,课后还要注重以多样化的拓展方式来帮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生成体验,这样才利于阅读效率的提升。

阅读后常见的拓展活动一是复述活动,如以“讲故事”形式而组织学生比赛,通过复述课文内容而生成出对内涵的体验。二是通过课后实践活动,如观察、旅游、实践等。如教学后学生所喜欢的各类小实验而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搞好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审美和感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老师,我们要想办法根据小学高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兴趣。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