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分析

2018-06-08白凌周鹏王斌李鑫

科技视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大学生

白凌 周鹏 王斌 李鑫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品德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客观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国际社会环境、国内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路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8-0104-001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和中坚力量,我们党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为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前提和保障。积极的环境因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成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消极的环境因素不利于大学生品德的塑造,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视野下,环境是围绕中心体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导向示范功能感、感染渗透功能、约束规范功能。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分析

2.1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在国际社会环境中,全球化趋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最深刻。在国内社会环境中,国内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广泛。

2.1.1 全球化环境

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交往日益频繁,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全球化趋势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強大学生竞争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西方国家借用全球化趋势,通过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逐渐侵蚀我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西方资本主义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中的集体主义、诚信友善等优秀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全球化趋势使一部分大学生一味吸收、盲目崇外,淡化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

2.1.2 国内经济环境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平、自由、竞争、效率等观念和因素,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公平意识。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负面因素,也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比如,收入差距的拉大,造成了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失落、仇富心理;对金钱利益的过分追求,滋生了利己主义倾向和道德的缺失;市场竞争的加大,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部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突出。

2.1.3 国内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政策、法律、法规,它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的保障,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健康发展。但是政治环境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贪污腐败现象的存在、民主法制建设的不完善以及民众的政治参与度不高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健康的发展方向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2.1.4 国内文化环境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是培养和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论指引。“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和依据。但是,西方文化的渗透造成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和我国封建迷信思想及低俗文化的影响,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种种困难。

2.2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校园内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总和,既包括校园建筑、教学设备,又包括校风、学风、制度、师德、人际关系等因素。校园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和优秀的品质。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校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更广泛的平台,丰富了教学资源。但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制度层面的统一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各部门网站所上传及填报内容出现重复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高校贴吧、论坛的管理不科学,道德约束机制不强,容易引发大学生的行为迷失,贴吧、论坛、QQ群、微信群缺乏思政教师或学生骨干的舆论引导,简单的删帖、批评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2.3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及思想、品德形成的微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对大学生的人生光、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就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有利于大学生面对挫折的自我调整和心理疏导,有助于树立大学生未来的新家庭的教育理念和家风传承。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必须重视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在信息化告诉发展的今天,家长和子女之间通过语音和视频等形式可以第一时间沟通联系,大大增加了情感释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做为家庭支柱的父母由于忙于家庭收入和经济压力,往往忽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不思进取、自私自利、好逸恶劳、不愿就业等不良思想和行为出现。

3 结语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时刻存在的。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主动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可控因素,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王宏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2013 年第10期.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年1月20日.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大学生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环境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