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语课堂中积极推进生态教学

2018-06-08郝允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

郝允龙

【摘要】敢于放,就是要让学生有自由驰骋、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善于导,也就是教师依学而导,让学生学得更好,飞得更高;善于动,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生态课堂 敢于放 善于导 善于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28-02

所谓语文课堂的“生态教学”即是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用生态的眼光审视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走上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一方面要强化课堂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注重实践、体验;另一方面要转变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平衡课堂群体生态,建设良好的生态空间环境,使构成课堂的诸要素彼此和谐、协调,生成最大效能。

一、敢于放,就是让学生有自由、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首先在备课的时候,要明白自己的设计是为学生提供的舞台,而不是自己唱主角,所以给学生的预设不要太多,否则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就不可能产生个性化的思考。例如笔者在中秋节、国庆节和秋收的到来之际,我分别出了《中秋之夜》、《国庆畅想》、《秋收见闻》等题让学生习作。他们在充分的观察、思考之后,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放开畅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效果不错。就这样,学生作文取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紧扣生活的脉搏,追赶生活的脚步,自然下笔时“潺源头活水来”成章后充满了新鲜的气息。

其次,要把握一个主要原則,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想、多说、多练,而不是教师喧宾夺主。例如在教学《船长》这课,学生学完后,提出了:哈尔威做为一名出色的船长,他难道不会水么?有一线可能,他也死不了啊?可课文中的他为什么就英勇就义呢?他不应该死,也不会死啊!这些问题的提出让我这个老师感到汗颜,我竟然没有考虑到如此深层次的问题。在稍作思考后,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汇报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由于我的放手,学生们的讨论更加热烈,竟然有同学说出:“船在人在,船亡人亡,这是哈尔威船长大无畏爱国主义的充分展示,我无比佩服哈尔威船长。”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无比震撼:我被他们感动了!我认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都是学生在充分自学思考的结晶,是他们创新精神的体现。

二、善于导,就是教师依学而导,让学生学得更好,飞得更高

首先,生态的课堂应该是活泼灵动的、发展变化的,也就是在预设的基础上,有新的生成,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多一点预见,授课时要多一点机智。例如上《螳螂捕蝉》这课,结束前,笔者问学生: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想对哪些人说什么?”问题一出,学生便投入到认真思考中,这个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的想对少年说,有的想对吴王说,还有的同学就美国攻打伊拉克想对美国总统说……针对学生的回答,笔者没有止步于此,继续引导:“你们的回答,相当精彩,假如你是一国之君主,你将如何对待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查资料,搞调查,展开讨论,都投入到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之中。相信惟有和谐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够打开学生思路,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获得心灵的滋养,能力的生成,情感的濡染,心性的陶冶,使每个孩子的个人潜能得以发掘和超越。而这些更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多下些功夫,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其次,依学而导,还在于教师导的技巧,是否导得自然、巧妙、到位。如我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先出示课件:小鸟在 “我”的肩头睡熟了。然后配上音乐《摇篮曲》。接着我提问:“看到这幅画,我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在这幅画面中想到了什么?”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再听音乐,然后把想到的画下来。通过画面来表现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最后总结:今天,我们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的境界。其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你、我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我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进行语言实践,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运用的“活”的语言。此环节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教学的教学理念。

三、善于动,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树立人本思想,把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上“动”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如何在课堂上实施“生态课堂”教学呢?根据自己对生态课堂的学习以及任教实践,谈一些见解。无锡硕放实验学校参加凤凰网版主会课活动中主办组评课时邀请了一位五年级的女孩子,她的评说内容有三点:第一,我觉得这节课时间很短好像没有40分钟吧,就下课了。第二,课本刚刚发下来时,我就从头到尾把新书看了一遍,当时感觉《清平乐、村居》这首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怎么还收进教科书里呢?可是听了今天老师的课,我觉得课文写得真美啊!第三,老师那么和蔼,就像我爸爸……我爸爸总是笑眯眯的,不会对我老板着脸……给在座的老师下了一剂警醒针,而这件事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笔者受到了震撼,同时想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决心“回归”,决心上孩子们需要的课,孩子们喜欢的课,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敢于动,乐于动,还要指导孩子们学会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主动的过程。这句话启发我们:教学的实质是教学生要“会学”,自学能力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必备条件。课文只是个例子,通过举例子,教师 应该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师者应以“授之以渔”为己任,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为学生指点学习门径和铺设学习台阶。

参考文献:

[1]陈扬东 “和而不同”原理与语文和谐生态课堂建设《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6).

[2]催恒山《试谈新课程生态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教改 2009.6(下旬刊).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
让语文课堂摇曳生命之绿色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与优化策略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简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课堂建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