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读懂学生错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2018-06-08史海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反思能力策略

史海兰

【摘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都不善于反思,只是把解决问题当作一种任务,只求快速完成,他们普遍关注的是问题解决了没有,而很少有人去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错误資源再利用、利用正误对比、多种反思形式、评价跟进都是通过读懂学生错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学生错误 反思能力 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读懂学生错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JCJYC17040927)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87-02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反思。”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都不善于反思,只是把解决问题当作一种任务,只求快速完成,他们普遍关注的是问题解决了没有,而很少有人去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老师,我们如何通过读懂学生错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呢?

一、运用错误资源再利用培养了学生反思能力

教师不仅要注重开发错误,更要善于利用错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错误中理解知识,纠正不足,让错误在学生身上发挥最大功效。

简便计算的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计算中要运用很多运算定律,学生往往是看到题目就“凑整”,而忽视了定律的适用范围。改编题目,也许是一个数字,一个符号的变化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有这样一个题目我就设了个“陷阱”:75+25-25+75 学生看到75和25能凑成整数,兴奋不已,所以简便成(75+25)-(75+25)=0。其实学生是受这个题的影响:75+25-25-75。从形式上看,这两个题几乎一样,就一个符号的区别,但学生往往不看题目,只凭自己的印象就妄下结论。两个题目放在一起一作比较,他们不难发现,一个是“三加一减”一个是“两加两减”,所以后一个才是0。通过这样的改编,学生再做这样类型的简便计算,就不会再模棱两可,只要稍作分析,结果显而易见。

错误资源不仅仅是对学生有帮助,学生在错误归因的过程中,反思能力也逐步提高。对老师而言,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能反映出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教师通过积极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二、利用正、误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正、误对比教学的方法,可以使整个教学的过程变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的内容为具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思考与探索。

比如:在计算125×25×8×4

正:125×25×8×4 错:125×25×8×4

=(125×8)×(25×4) =125×8×25×4

=1000×100 =1000×100

=100000 =100000

通过正、误对比,让学生意识到错误就出在没有加小括号上,从而培养学生的错误归因意识。

通过正误对比,让学生明确了这两个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理解题意,并能正确解决问题。

三、采用不同反思方式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会发生错误。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利用错误进入积极地思考、探究、倾听与评判状态,让思维“动”起来。对于错解,更要进行反思:错题的根源是什么?以后要注意什么?怎样克服?怎样才能避免重复犯错。错题多采用下面的形式:

1.注重分层反思

为了使学生都能自觉的学会反思,我们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我们常采用以下方法:a.要求重新读题,仔细审题,口头叙述题目要求,从而达到理解题意;b.思考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找出错因,看看是方法错还是计算错;c.动手做一做,算一算,要求格式完整;d.和原错题相比较,再次反思明确错误原因;对于优生,我们要求孩子们不仅要完成上面的要求,而且还要给自己提三个层次的问题:a.我今天的作业与昨天相比怎么样,进步了?还是退步了?b.我认真检查了吗?我都做对了吗?c.这道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如果题目还有其他解法就写在旁边。可喜的是一部分学生为避免再犯同类型的错误,还自己设计题目来检测自己。可见,学生的思维水平、辨析能力在不断地提高。

2.典型错题集体反思

有了错题集后,我定期从学生的“错题集”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错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剖析,充分暴露解题思路,讨论错误原因。在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经常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让学生以 “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错误去体验、去发现、去获得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3.反思记录袋展示与分享

学生的反思记录袋是一个能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档案袋,通过对错题的反思,学生的思想已经不仅仅只是改正错误那么简单了,他们反思的重心已经开始从获取知识,转向了“如何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高境界,它的作用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反思水平。

4.勤写反思日记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学生需要成为反思型学生。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让学生在反思日记中逐渐成长,成为一个自律学习者吧!下面摘录几则学生的反思日记,足以说明利用错题进行自我反思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帮助。

四、评价跟进促进学生反思能力

《标准》 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有效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反思习惯的持续保持。我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分类评价。按下面的要求完成每次的错题分析:

如果学生按上面的要求认真完成,即可以加2分(加分表如下)

姓名 课前准备(备齐和本节课有关的数学资料) 听课、听算(纪律和发言 作业(课堂作业和基训) 错题(原题、错因、正解、同类型题目) 午读(主动认真完成中午作业) 竞赛和同学互助

备注: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能积极探索在错例中读懂学生,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使师生共同经历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评议错误、反思错误的全过程,能让教师会教、善教数学;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转变对待错误的态度,逐步养成严谨认真、自主纠错的习惯,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反思能力得到提高,出错率大大降低,让学生会学、乐学数学。这样,我们的课堂会更有效,我们的数学也会更加丰富多元,我们教师也能更加智慧的成长。

猜你喜欢

反思能力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培养探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