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风家规与终身教育

2018-06-07范静冯韵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家庭教育

范静 冯韵

【摘要】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世代传承中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本文全面分析家风家规与终身教育的关系,并提出良好家风家规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家风家规 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93-01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世代传承中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人民群众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家风往往体现在代代相传的家训家规中。无形的家风凭借有形的家训家规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如古代的《颜氏家训》、《诫子书》,近现代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

21世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还需要传承家风家规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家风家规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精神支持和思想保证。

一、家风家规对终身教育的影响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从人们的一生来看,最初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如果父母正直善良、勤劳勇敢、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子女从小也会耳濡目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果父母不劳而获、损人利己,那么子女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这是家风家规在习惯养成时的作用。

到了小学,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小学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学校、老师传播正能量,正确引导学生,培养优秀品格,养成良好习惯和行为方式。在这期间,如果家长配合,继续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规,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行为方式也会一直延续下去。如果家长起反面作用,学生就会陷入两难,是听学校老师的,还是听家里父母的?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一边倒,或者接受学校教育,反对父母;或者接受父母思想,反对学校教育。即使没有做出选择,也会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处理。

接下来,到了中学,如果孩子已经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就会自觉自律地认真学习。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不用家长操心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形成自觉自律的好习惯,遇到困难可能就会选择逃避,或者直接放弃。家长也为此头疼不已。

进了大学,良好的家风家规会有更加深刻的体现。现在,不少学生认为“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加之远离家庭和相对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更加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旷课、挂科更是不以为耻,甚至荒废学业。到毕业时,一无所长,还得家里帮忙联系工作。反之,在良好的家风家规熏陶下的学生,因为一直坚持着自觉自律的好习惯,不仅出色地完成学业,还在课余参加其他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时一专多能,无论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会有更多的选择。

二、家风家规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我们都无法在学校里学完自己终身所需知识。更多的知识来源于社会和实践。因此,在参加工作后,有着良好家风家规传承的学生会继续保持已有的良好习惯,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而那些没有形成良好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学生,得过且过,不愿意再继续学习,仅仅满足于安于现状。数年后,企业、单位为了更好发展,开展改革,没有一技之长的员工被淘汰的风险非常大。如果被淘汰,或许能奋发图强,改变自己,进而改变自己的子女,慢慢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规,并予以传承。如果只是怨天尤人,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则很可能在教育下一代上也是失败的。而那些一直努力坚持向上的人,即使离开现任企业、单位,也能找到新的合适的职位,继续发光发热。同时,在教育下一代上,也会把良好的家风家规传承下去。

当然,良好的家风家规不仅仅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在生活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有着良好家风家规传承的家庭,成员道德高尚,能够约束自己,自控自律,自立自强。

三、良好家风家规的建设途径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父母、在家长。父母、家长要有意识地延续、创立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同时,家庭建设也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优秀的家风家规就是一种正能量。

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倡导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推行教育开放的终身教育,让家风家规为终身教育提供精神支持和思想保证,让家家都有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推广开来,社会的正能量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中国梦的实现也更具备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海玲,乔希玲,优秀家规、家教、家风传统教育研究,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年02期

[2]陈天平,如何让良好的家風家规根植学生的心灵,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年02期

[3]沈林,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无形力量,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4期

作者简介:

范静(1979.4-),女,汉族,四川绵竹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家庭教育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