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下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18-06-07马艳春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4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高校

摘 要 网络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正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的影响。在这方面,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对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L17BDJ001,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红色文化宣传研究。

作者简介:马艳春,沈阳理工大学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206

一、 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

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传播速度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书籍、报刊等传统媒介,要经过编辑、出版和发行等多道程序,速度慢周期长,又要受篇幅限制,因而工作效率不高。现在通过网络所搭建的信息平台,为师生间架设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改变了传统的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使得参与其中的每一名成员,无论在哪个地方,就可以随时获得信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方便信息交流,使得以往要当面或通过电话才能进行的交流,通过网络瞬间就能完成。节省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办事成本,使广大师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学习交流,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成员之间,组织之间可以更有效的共享信息,促进了资源的流通速度,促成了新的教育模式的产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飞跃。

(二)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知识快,敢于挑战新鲜事物的特点。他们对网络世界往往具有很浓的兴趣和接受的心态,而网络传播信息直观、形象。通过大量的信息储备,以图片、视频的方式直接展示给学生,对大学生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学生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同时,又完成了与外界进行信息、思想交流的任务。在学习的同时,世界观逐渐建立,价值判断逐渐形成,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样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枯燥抽象的不足,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网络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

在网络上,师生之间享有平等的信息资源,师生之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展开。改变了传统工作中只局限于一对一或者小范围的互动,大大扩展了工作范围。同时网络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发言人的真实身份是不公开的。发言人没有因为发言不当而遭到打击的顾虑。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论坛、网上私聊、收发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随时掌握学生动态。因为不是面对面的沟通,少去了顾虑和羞涩,学生能够倾诉内心的真实想法,大胆地描述个人的困惑和遇到的困难,能收到当面工作起不到的效果。

(四)网络加强了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与协调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下,学生往往远离家乡到外地就学,信息交流沟通特别有限。一般情况下,除非有特殊情况出现,家庭很少能介入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很多情况是,家人想要了解,因为缺少渠道,学校的教育资源很有限,就很难实现。

现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它的开放及时性,使人们不出门,就了解外面的世界,通过互联网,学生能更多的了解社会,家长也能更及时的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这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弥补的作用。

二、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挑战

網络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点,迎接挑战。

(一)在网络时代面临着外来文化渗入状态,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国与国的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公开的网络平台下,所有宣传都是透明公开的,没有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西方国家利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软实力,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他们不断地输出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腐蚀青年学生。在他们的西方思想的大力宣传之下,很容易让青年学生迷失方向,在政治信仰、价值判断和道德追求中陷入迷惘状态,使青少年西化倾向形成,并淡化了民族观念和爱国意识。

目前,我们国家的网上信息建设还要依赖西方国家的信息系统,西方国家还利用对网络的控制力,向我国大肆宣扬西方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宣传西方的生活方式,这对于具有强烈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如果不加强这方面的阵地建设,纵容前者,使之与目标国内部的反政府势力遥相呼应,就会对国内政权造成威胁。近年来发生在北非和中东的“颜色革命”就给这方面的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网络上存在的不健康的行为对大学生造成很大冲击

一方面网络具有隐匿性和公开性。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往往具有随意性,为所欲为而不受过多的约束,给不道德、不守法的言行开辟了一条灰色通道。一些学生认为在网络空间没有必要讲诚信,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表示佩服黑客的高超技术。在某种程度下,甚至有人断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的道德水平反而下降了。

网上充斥的色情、暴力等丑恶的信息内容,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也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一些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达到成瘾的程度。事实证明,有的青年学生出现因为这样的情况而耽误学业,甚至不能毕业,在近些年呈逐渐上升的态势。面对这些,思想战线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只能说更为严峻。

(三)网络时代高校面临着制造社会混乱的黑色信息的冲击

目前,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国还不健全,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一些非法组织在网络时代堂而皇之的进入社交平台。他们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兴风作浪,运用大学生天真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差,网络安全意识过低的现状,采取非常隐蔽的手段,以参加家教组织,参加市场营销活动等组织形式,发展组织成员。从精神上毒害青年,甚至煽动青年学生聚众闹事,严重干扰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如果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把握这样的动态,在不经意间,这种情况就会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

因此,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了解情况,掌握更多信息,具有更多的知识,产生实效性,要使学生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信赖,就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三、发挥网络优势,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互联网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在网络背景下,我们要面对挑战,不能因为互联网鱼龙混杂就逃避,应该做到扬长避短,利用网络积极地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就要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同时又要懂得信息系统的建立维护,并拥有与时俱进的信息时代思维模式的工作队伍。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大投入,加强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使得每一位老师既是一位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又是一位健康网络的传播者。

另外,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就要及时吸引优秀的人才,扩大队伍建设。

要提高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意识,面对互联网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新的挑战,广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时转变观念,树立网络是服务工具的意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年学生要正确引导,主动联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在教育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其次,利用互联网资源,重视软件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软件开发,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具有感染性,与时代内容紧密结合,使之既符合教育的要求,又融生动趣味于一体,符合年轻学生的口味,把学生吸引回课堂。在做了充分引导的同时,还要营造良好地教学氛围,互联网的知识五花八门,与教师授课内容具有交叉性,教师在准备课程时,要增加所授内容的“知识涵量”,增强覆盖,挖掘深度,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品质。利用网络资源,挑一些热点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加讲授形式的知识性、趣味性,并提高課程的吸引力和新颖性。另外,要同时建立相关网站,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占领课堂,还要占领网络空间,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最后,利用网络传播迅速特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处理突发事件的速度,在工作中要善于把握时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是工作节奏慢,“润物细无声”,而在网络时代,事态的发展往往瞬息万变,所以抓住工作时机就尤为重要。所以说,网上的监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强化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的意识,提高控制能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序开展,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入和破坏。

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中的优秀分子参与管理,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过滤筛查,辨别是非的能力。网络里充满各种有用信息,同时它也充斥着各种网络垃圾,对于青年学生会产生误导,干扰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针对这种客观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加强政治信仰,价值观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观念,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人生态度和成才观念。

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深入影响已不可逆转,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有爱心又要有耐心,工作开展要做到有信心,跟上网络时代的节拍,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逯云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构建.理论观察.2014(2).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高校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