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九思的为政“三字经”

2018-06-07李政

群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训词句容县衙

李政

每次看到徐九思的“俭则不费,勤则不隳,忍则不争,保身与家之道也”,就会被这句话所感动。

说这话的是明代廉吏徐九思,他是江西贵溪县人,一生官职不高,但刚正廉洁,勤政爱民。他在句容当了九年县令,甘于清贫,体恤民情,兴利除弊。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徐九思调任工部营缮司主事,离别时,当地百姓请其留下几句训词,徐九思挥泪说:“我没有什么训词,唯独希望你们能牢记三个字:俭、勤、忍。能俭,就不会浪费;能勤,则不会衰败;能忍,就会忍让谦恭,不至于引起无谓的争斗。”后来,“俭、勤、忍”三字被句容百姓奉为“徐公三字经”。

俭则不费。徐九思出任句容县令,平日里,以蔬菜佐糙米饭,很少甚至不食肉,“生平不嗜肉,惟啖菜”。当时朝廷规定地方粮簿上,有一笔可供地方支配的例金,地方官却以此招待过路官来搞裙带关系,分明是拿公款请客送礼。这样的钱,徐九思不但分文不取,还取缔了它。对于“俭”字,徐九思向来是身体力行。他曾经亲率吏卒,在城西县衙所属的大园圃中,开荒种蔬菜瓜果,挖塘养鱼(把园中水池改建为养鱼池),养了鸡鸭羊等牲畜。园中的收获,不仅可大大改善县吏们的生活,还可作县里招待过往宾客的费用,减少了一笔百姓头上的摊派,并补充了县衙部分开支。徐九思还规定了上边来人的招待标准,从未逾越。这些做法,贪官们得不到好处,便不愿涉足句容县境。

勤则不隳。勤于政事也是徐九思的一大特点。徐九思初任句容知县以后,句容之地水灾、旱灾、蝗灾、震灾不断,苛捐杂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因而减缓百姓负担、进行赋税改革成为头等大事。徐九思调查发现,以往征税催赋都由县吏经办,他们往往借机欺害百姓、牟取私利。为避免县吏营私舞弊,他就亲自处理许多事务。他将县府积累的盐引金补助给百姓;精减三分之二的差役、三分之一的车马;富者近者多役,贫者远者少役,初步解决了徭役的严重不均;审定混乱的田赋制度,按产区、土质估算亩税,核定赋粮数额,编制成册,使纳田赋有章可循。

忍则不争。徐九思清贫如一,时刻警醒自己不逐名谋利,不与藏污纳垢者合流,于自身可舍弃名利,于百姓则丝毫不忍。当百姓利益被掠夺时,他的原则是民为贵、官为轻。当时,句容县积弊甚重,贿赂盛行,贪风剧烈,官匪乡霸欺民者被姑息法外。徐九思上任之初并未急于烧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装作很无能的样子,密察暗访掌握情况。三天后,徐九思突然变色。一名县吏偷盖官印,被其当场抓获,然后在大堂立刻召集全体县吏行进公审。他当众宣其罪状,欲依法惩处之,其同党纷纷求情。徐九思坚持原判,“胥吏人人惴恐于法,不敢有所舞弊”。之后,徐九思整顿吏治,对豪强盗徒严惩不贷,所以在其执政期间,句容治安越来越好,社会秩序稳定。

据清乾隆《句容县志》记载,徐九思任职句容期间,“尝图一菜於壁上,曰:‘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后来,这棵画在墙壁上的白菜被后任官员“刻菜於石,移置县堂之西”。徐九思“画菜辅官”的事迹在句容留下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在他离任80年之后,句容人笪继良在出任江西铅山县知县后,也效仿徐九思,在县衙显目处立石碑,上刻白菜一棵,并题词:“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與句容县衙的那块碑如出一辙。马寅初先生有感于徐九思“画菜辅官”的事迹说,官者当立白菜碑,时刻警醒自己,也明示于百姓,用一颗白菜的心,去为官为政,才能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人。

(作者单位:中共句容市纪委)

猜你喜欢

训词句容县衙
争当践行训词精神的应急人
践行训词精神 护航安全发展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奇怪森林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内乡县衙话石材——中国古代河南内乡县衙石材应用一瞥
英国发现清代嘉庆朝南海县衙告示考释
心系句容百姓的徐九经
解放思想,推动句容农业提质增效
龙岩支队学习习总书记授旗训词氛围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