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多领域交流合作深化苏台经济融合

2018-06-07王鲁宁刘传递

群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台资台商江苏

王鲁宁 刘传递

江苏是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江苏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数量列大陆第一,吸引利用台资占大陆台资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台商投资、苏台两地贸易等各项指标多年在大陆保持领先地位。2017年,苏台贸易总额超过400亿美元,约占两岸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截至2017年底,江苏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67万个,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6090个,实际到账台资747亿美元。总体来看,深化苏台经济融合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积极推动“31条惠台措施”落地。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9个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惠台措施”),受到两岸各界高度关注和台胞台企的广泛好评。“31条惠台措施”在投资等经济合作领域中给予台商多项含金量高的同等待遇,对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台商均有实质性的利好。把“31条惠台措施”落到实处,需要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制定配套细则,推出惠台举措,鼓励在省内台商集聚的苏州、淮安、昆山等地先行先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广大台商知晓政策、了解政策、會用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降低台资企业维权成本;支持台企参与江苏省内重点工程建设,为高新技术台企减税;推进台企与江苏高校开展技术领域合作,着力解决对苏台经济发展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针对江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情况,加强苏台养老产业、医疗照护方面交流合作;发挥江苏教育资源丰富优势,放大教育对台商子女的吸引力。

积极推动在苏台企加快转型升级。完善重点台企“一企一案”、诉求处理、企业援助等工作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与台湾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合作,选择若干家条件成熟的台企作为转型帮扶试点,探索建立辅导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平台,为台企转型升级提供保障。支持台企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自主创新,提升品牌价值。推进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让台企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动苏台打造产业联盟。推动苏台突破以往以投资和贸易为主的合作形式,以发展智能制造、共同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契机,形成关系更加紧密的产业联盟。坚持循序渐进、统筹推进,结合苏台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方向,以云计算、智能机器人、半导体芯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重点,以产业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为主导,整合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其他相关组织,先发展技术创新联盟和标准制定联盟,继而发展产业链联盟和市场拓展联盟。

积极推动苏台深化现代农业合作。充分借鉴台湾“精致农业”等发展经验,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苏台农业合作迈上新台阶。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引进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借鉴台湾先进的农业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引导台资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高科技农业集聚区、农产品精深加工集中区,提升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强苏台农业交流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重点在设施园艺、精致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实现苏台农业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双赢。

积极推动台湾人才扎根江苏发展。探索建立江苏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市场,多渠道发布信息,积极吸引更多的台湾人才来江苏兴业发展。充分发挥江苏科教大省、人才强省的优势,积极为苏台两地高校深化交流合作营造环境、拓宽渠道,加强两地高校和教育类协会组织的对接,努力形成长效化、机制化平台,鼓励更多的台湾人才在江苏创业、就业,寻求更好的个人职业发展。

积极推动苏台两地青年人才交流。继续推进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充分发挥8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2家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作用,从政策、资金、制度等方面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支撑。全方位、立体式地构建青年创业“孵化器”,为在大陆兴业的台商第二代、第三代以及台湾年轻的创客、技术人才、有志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青年群体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打造苏台青年文创合作平台,本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共同理念,推动苏台青年在电影、动漫、网络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积极举办两岸青年就业创业暑期特训营等活动,切实推动苏台青年交流与合作,让青年成为苏台经贸合作的生力军。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台办)

猜你喜欢

台资台商江苏
数读江苏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台资企业涌入大陆上市
从“台资”到“台智”
台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