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述评

2018-06-06曹占良李雪含王金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培育核心

曹占良 李雪含 王金媛

摘 要 在中国知网以“核心素养”为主题词进行检索,代表性文章仅有20多篇。显示了目前学术界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裴新宁、刘新阳(2013)在《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中指出:在个人的自我实现与发展方面,核心素养必须为人们追求个人生活目标提供支持,为个人兴趣、梦想及终身学习的愿望提供动力;柳夕浪(2014)在《从“素质”到“核心素养”》一文中指出“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學习。”;钟启泉(2015)在《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中指出:核心素养研究是一种持续的多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的集成;成尚荣(2015)在《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中指出:所谓“核心”,指向事物本质,对事物全局起支撑性、引领性和持续促进发展的作用。核心素养之“核心”应当是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是“核心”的基础性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重点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常珊珊,李家清(2015)在《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一文中指出,核心素养并不指向某一特定学科,而是个体发展、适应生活所必需的综合素养,是学生在学科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共性素养;褚宏启,张咏梅,田一(2015)在《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中指出,我们在开发课程时,一定要强调课程的整体性,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以整体性之课程培育整体性之素养;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2015)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中指出,梳理好现有内容标准后,则可对那些同时具有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性质的条目做进一步调整,而对那些只具内容标准性质的课程标准条目还需要研制相应的表现标准;王烨晖,辛涛(2015)在《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模式的启示》中提到,对于学生的培养,终将要落到课程体系,落到教师的教学之中;窦桂梅、胡兰(2015)在《“1+X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文中提到,使学生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原事物或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本来状态,使原来学科本位的多个知识纵横联系,聚合裂变,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世界、整体考察、系统思考、全面发展,更加突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钟启泉(2016)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中指出,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无论是课程开发者抑或一线教师都需要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链环中聚焦核心素养展开运作”。

综上所述,近年来从核心素养研究与实施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的结合。我国目前进行学生核心素养实施的学校屈指可数,虽然专家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借鉴与参考,但是应看到现有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探讨,特别是高中阶段核心素养培育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更是一个空白。对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仍需要进行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根据当前学界有关核心素养研究的现状,因其所处研究阶段和程度的局限性,我们期望未来核心素养的研究能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加强核心素养实践探索与实证研究;加强教学目标、内容等设计与改进;创新教与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与合理设计;通过综合评价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课堂教学方式研究》(课题批准号ZD16126)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曹占良,吉林省汪清县第四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教师;第二作者:李雪含,吉林省汪清县第四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延边州骨干教师;第三作者:王金媛,吉林省汪清县第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参考文献

[1] 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89-102.

[2]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4(03):5-11.

[3] 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04-01.

[4] 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2015(07):24-25.

[5] 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09):29-35.

[6] 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09):4-7.

[7] 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08):14-22.

[8] 王烨晖,辛涛.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模式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5(09):22-25.

[9] 窦桂梅,胡兰.“1+X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人民教育,2015(13):13-16.

[10]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3-25.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培育核心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