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实训课上的培养

2018-06-06赵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训课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赵欣

摘 要 实训课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技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院校实训课能否成功展开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下文介绍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实训课上培养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实训课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教学也急需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展开实训课教育工作。在院校实训课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讲授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传授给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方法和积极的思维方式,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实践中,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其面临的关键课题。

1实训课学生心理品质

1.1“混点”心理

在实践中,具有“混点”心理的学生数量不多,但对实训课的影响却很大。这一类学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对实训不感兴趣,行为的外在表现是随心所欲地把玩设备,比较散漫。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容易产生不良影响,个别学生甚至对实训课的开展、设备的安全使用都可能带有某种破坏性。

1.2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是学生在实训初期最普遍的心理。在实训课初期,实训场所的各种设备、富有挑战性的实训内容都会激起学生较强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有时会提一些稀奇古怪的甚至是幼稚的问题。好奇心理是一种良性的心理活动,学生的外在表现有强有弱,但具有普遍性。此时,教师需要抓住时机,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由好奇渐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3竞争心理

在实训小组同时进行内容相同的实训时,学生之间容易出现竞争心理。这种心理因素的存在对实训十分有益。在实践中,竞争可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训的积极性、协作性和学习的创造性都能得以大大调动,能加速提高实训效果。竞争心理是一种良性的心理因素,其心灵对实训知识正处于开启状态。持此种心理的学生表现得精神振作,乐于合作,并有一定的创造性。

2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实训课上的培养

2.1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咨询过程中,教师下达工作任务,进行任务描述,让小组知道自己的任务和完成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任务描述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训室墙上的教学挂板,了解数控车床电动刀架的工作原理等知识。同时,教师需要按照具体要求来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不同的渠道收集学习资料,做好课前的预习和准备工作,并整理成有效的书面材料。教师将学生分组后,要求每一个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制定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价,只是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引导。教师可以在实训内容的安排上,考虑引入竞争机制,有意安排具有对抗性的内容,尽力营造和诱导竞争的气氛。

2.2帮助学生检验成果

在操作完成后,教师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引导学生对自身作业进行检查评价,并检查学生文字记录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教师要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加强对每个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采取合理的指标对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帮助学生改正不足,提升自身的操作技巧。在新时期,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考核评价体系,其具体应包括:第一,基本能力考查。包括平时的考核和期末的考核,分项目考核。教师可以兼顾学习过程考核和项目终结考核,在现有实训台的基础上,尽量接近实际,让学生亲自动手,避免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情形。第二,基本知识的考查。及时得掌握基知识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第三,综合素质考查。这个阶段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通过调整参数等具体技巧等方面。

2.3增强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召集学生开会分析,听取学生的想法,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教师应在实训安排上多一点变化,穿插安排一些突出实训目的的趣味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当信息具有变化性时,人的思维才不容易疲劳,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单一的操作技能,在一个时间段内练习的次数不宜过多,这样会导致思维疲惫,容易产生对实训的消极态度,兴趣就会降低,练习的效果也不会好。在分小组实训安排上,教师应尽量男女搭配,这样可以提高训练效果。同时,教师要抓住有利的心理因素,适时让学生对自己的成功之处进行深入总结,找出其中的窍门,并升华到理论层次,让他们帮助其他同学进行练习,甚至可让这些学生进行操作示范。这样做既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又能进一步提高其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也提高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特别要注意的是,针对学生的一些有创意的“点子”,教师可给他们一些动手的条件和施展的空间,从而激励他们的创新能力。

2.4给予及时反馈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竞争心理应该持肯定和赞赏的态度。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防止学生乱动设备,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设备安全,这是学生求知的开端。为此,教师可以将实训场地的学术气氛搞浓一点,设备原理图、各类技术图表及操作要领应尽量挂在醒目的地方,因为形式上的东西也具有产生氛围的效应,这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起到暗示和强化的作用。实训内容的开课导言要多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比如前途、就业以及实际的工作环节等。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例子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向实训课的具体内容,针对好奇心理,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时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他们提问的积极性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3结束语

隨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改革创新在教育中发挥了积极效益。实训课作为院校重要的学科,做好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融合,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积极心理品质,注重培训学生的综合素养并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金鑫.心理健康教育实训课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1):2.

[2] 张小敏,郝丽亚.浅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实训课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4):64-66.

[3] 朱海娟.案例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实训课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05):113-114.

猜你喜欢

实训课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中职建筑专业实训课教学的开展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