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2014年红花岗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分析

2018-06-06胡庆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食用方法炉灶燃煤

胡庆华

【摘 要】目的:了解并評估红花岗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情况,及防治工作的成果。方法:2009年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区属8个乡镇66所小学8—12岁在校学生,按卫生部推荐的Dean氏法氟斑牙诊断分度标准进行了氟斑牙普查。对上属乡镇居民户家正确炉灶的使用及辣椒、玉米干燥及保存食用方法进行调查。2014年在2009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属8个乡镇氟斑牙检出率高于15%的两所小学8—12岁在校学生用Dean氏法氟斑牙诊断分度标准进行氟斑牙普查,仍然对8个乡镇居民户家正确炉灶的使用及辣椒、玉米干燥及保存食用方法进行调查。结果:2009年共检查66所小学20147人,正常为17738人,可疑为1063人,极轻度为869人,轻度为353人,中度为117人,重度7人,氟斑牙检出率6.68%,53572户居民户正确炉灶使用率99.23%。辣椒、玉米干燥及保存食用方法正确率分别为99.75%、100%。2014年共检查2所小学239人,正常为160人,可疑为58人,极轻度为10人,轻度为9人,中度为2人,重度0人,氟斑牙检出率8.78%,63518户居民户正确炉灶使用率99.73%,辣椒、玉米干燥及保存食用方法正确率分别为99.96%、100%。结论:本调查表明红花岗区2009年氟斑牙检出率大于或等于30%的村(居)数为0,炉灶正确使用率为99.23%,辣椒、玉米正确干燥率分别为99.75%、100%。各项指标达到病情控制标准,结果显示红花岗区为地氟病非流行区。2014年氟斑牙检出率大于或等于15%的村(居)数为0,炉灶正确使用率为99.73%,辣椒、玉米正确干燥率为99.96%、100%.各项指标达到地氟病消除标准,结果显示红花岗区全面达到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氟病中毒标准。

【关键词】红花岗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贵州省是全国最严重的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流行区,有37个地氟病流行县,约1000万氟斑牙患者,为全国最严重的燃烧污染型地氟病流行区,而遵义市辖14个县(区、市),1986年调查有8个县(区)氟斑牙患病率大于30%,为地氟病县(区、市),红花岗区为其中之一。根据贵州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目标,为基本控制并消除红花岗区地方性氟中毒,回顾并评价我区燃烧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效果以及为长远防治目标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红花岗区地氟病防治工作成果做了全面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儿童氟斑牙调查 2009年,按照《贵州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工作考核验收方案》、《贵州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工作考核验收补充方案》要求,为了客观、准确和全面的评价红花岗区的地氟病防治效果,对红花岗区所辖8个乡镇的8—12岁儿童采用Dean氏法氟斑牙诊断分度标准进行氟斑牙普查。2014年,按照《贵州省2013年度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工作考核验收方案》安排,红花岗区将接受消除地氟病病区省级考核。为客观、科学、准确评价红花岗区的地氟病防治效果,在2009年调查基础上,对区属8个乡镇氟斑牙检出率高于15%的两所小学8—12岁在校学生用Dean氏法氟斑牙诊断分度标准进行氟斑牙普查。

1.2 健康行为调查 2009年,按照《贵州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工作考核验收方案》、《贵州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工作考核验收补充方案》要求,对红花岗区所辖8个乡镇的所有居民户家正确炉灶的使用,辣椒、玉米干燥及保存食用方法做了全面调查。2014年,按照《贵州省2013年度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工作考核验收方案》安排,仍然对红花岗区所辖8个乡镇的所有居民户家正确炉灶的使用,辣椒、玉米干燥及保存食用方法做了全面调查。

1.3 一般情况的调查 对红花岗区的基本情况,地氟病健康教育知晓率作一般问卷调查。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红花岗区位于贵州省北部,北倚娄山,南临乌江,位居直辖市重庆和省会贵阳之间,是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624平方公里,辖8镇8办104个行政村居,总人口约66.83万。2009年乡镇居民取暖和炊事以烧煤为主,2014年乡镇居民取暖和炊事以烧煤为主,烧电为辅,主食大米为主。红花岗区8个乡镇居民地氟病防治知晓率达95.23%。

2.2 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情况

2.2.1 2009年氟斑牙检出情况 全区共调查8个乡镇66所小学20147人,正常为17738人,可疑为1063人,极轻度为869人,轻度为353人,中度为117人,重度7人,氟斑牙检出率6.68%。检出率大于15%的有2个乡镇,分别为金鼎山镇野里村,18.38%,新蒲镇烂坝村,16.02%。结果详见(表1)。

2.2.2 2014年氟斑牙检出情况 全区在2009年调查的基础上调查氟斑牙检出率高于15%的2个乡镇2所小学239人,正常为160人,可疑为58人,极轻度为10人,轻度为9人,中度为2人,重度0人,氟斑牙检出率8.78% 。结果详见(表2)。

2.3 健康行为调查

2.3.1 2009年红花岗区8个乡镇共调查53572户居民户,正确炉灶使用率99.23%,辣椒、玉米干燥及保存食用方法正确率分别为99.75%、100%。

2.3.2 2014年红花岗区8个乡镇共调查63518户居民户,正确炉灶使用率99.73%,辣椒、玉米干燥及保存、食用方法正确率分别为99.96%、100%。

3 讨论

红花岗区历史悠久,历为黔北重镇。随着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四在农家”建设、国家级科技先进区等创建工作,红花岗区共进行改灶14925个,建健康教育宣传栏789个。使城乡居民的不良生活、卫生习惯不断改变,健康知识日益丰富,文明素质大幅提高,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状况极大改善。2001年红花岗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2.85%,红花岗区为轻度病区。从2001年开始,针对地氟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红花岗区陆续开展了大量的防治工作。2001年—2008年期间,红花岗区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并结合我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普及健康知识、改变粮食、玉米、辣椒干燥及储存方法,还包括改良炉灶、建立健康教育网络,预防地氟病的发生。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和培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受教育人数达95%以上。2009年调查的8个乡镇中,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6.68%,没有高于30%的乡镇,高于15%检出率的仅有两个乡镇,分别为18.38%、16.02%,健康行为调查:正确炉灶使用率99.23%,辣椒、玉米干燥及保存食用方法正确率分别为99.75%、100%,红花岗区为地氟病非流行区。2014年调查的2个乡镇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8.78%,没有高于15%的乡镇,健康行为调查:正确炉灶使用率99.73%,辣椒、玉米干燥及保存、食用方法正确率分别为99.96%、100%,所属乡镇居民98%的主食为大米,且不用煤火干燥粮食、辣椒、玉米,红花岗区已全面达到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氟病中毒标准。

综上,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红花岗区居民对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增强保护的健康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自我防病能力,自觉采取有效措施仍然是红花岗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的首要工作。只有这样,红花岗区地氟病防治工作才具有科学性、有效性,持久性,防治效果才能持续达到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氟病中毒标准。

参考文献

谭红辉.2001-2002年贵州省遵义市地方性氟中毒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2):205-207.

李达圣,安冬,王述全等.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03,22(3):240-242.

安冬,何平,李达圣等.贵州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点病区主要氟污染来源[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09,28(6):629-632.

猜你喜欢

食用方法炉灶燃煤
滇黄精的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烧不开的水
牛乳的营养结构、生理功能与食用方法的研究
蛏子肉食用方法多
华能电厂燃煤机组停机备用北京本地发电进入无煤时代
炉灶的快乐
《金点子生意》杂志社联合专利发明人举办—“旺佳”炉灶培训
猫咪分局
阳痿病饮食治疗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