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泠八家”之蒋仁印章印谱考辨举隅(下)

2018-06-06

江苏教育 2018年37期
关键词:印谱西泠居士

(二)《吉罗居士印谱》辨异

笔者曾过目一册《吉罗居士印谱》,该谱的怪特之处在于虽然题名与西泠印社“潜泉印丛”版的《吉罗居士印谱》(又名《蒋山堂印谱》,二册)相同,但册数、内容迥乎不同。“潜泉印丛”版的《吉罗居士印谱》较为常见,全书二册,开本大小29厘米×13厘米,封面署检为“吉罗居士印谱”,版心上方印“蒋山堂印谱”,版心下方印“潜泉印丛西泠印社”(图5)。前有吴颢、施朝榦等人所作蒋仁小传,每页钤一印,并附边款。

图5

图6

图7

而笔者所见的这本奇怪的《吉罗居士印谱》(图6)为单册,开本大小20厘米×12厘米(未及记录版框尺寸)。封面署检也为“吉罗居士印谱”,但内页书口印的却是“吉罗盦印谱”及“山堂蒋仁”,下象鼻处无字,但有一处墨迹(图7)。书前亦为吴颢、施朝榦等人所作小传,每页钤一印,但均不附边款。全谱共收印28方,依次为:蒋山堂印、吉罗盦、蒋仁印、山堂(朱文)、仁印、山堂(白文)、净土学人、蒋山堂、无地不乐、真水无香、邵志纯字曰怀粹印信、沈舲印、乐安书屋、扬州顾廉、陆能之印、翁承高印、姚筠之印、仁、蒋仁之印、三十六峰堂、康节后人、顾修龄印、书稼、山堂(朱文,与前同文印篆法章法相似,印章略小,边栏略残)、浸云、作渠、项墉之印、吉祥止止。

图8

该谱存有不少稀见的蒋仁印章,如“仁印”“山堂”(白文)、“仁”单字印,仅仅在蒋仁的书法作品和信札上出现过,诸家印谱罕有收录。“净土学人”(图8)则只在丁仁《西泠八家印选》所附的《西泠四家印所见录》中提到:“净土学人,旧藏钱塘戴氏,后归其婿。王姓出售丁刻‘我是如来最小之弟’等印,此印不见,恐已失去。”

因为该谱没有著录边款,笔者开始的时候以为这是某种辑录多家藏印的“过录”性质的印谱,但是多次翻阅后发现,该谱中的印章似乎与蒋仁原印有细微差异,如“扬州顾廉”印(图9)与原作(图10)就有极细微的差别。而版心下象鼻处的“墨块”也有些可疑——墨块下面似乎隐藏有字迹,最终在强光下发现每页版心下象鼻处的墨块(即墨等、又称墨丁)是故意抑涂的墨色,用来遮掩已有的字迹——“仁和叶铭品三橅本”!

图9

图10

这样就真相大白了,原来这本奇怪的印谱是叶铭摹刻蒋仁印章而汇辑成编的。叶铭(公元1867—1948年),又名为铭,字品三,号叶舟,斋名铁华盦,安徽歙县人,世居杭州。善刻石、拓碑,精金石考据,博学多识。书工篆、隶,得秦、汉人神韵。篆刻宗法秦、汉之余,追踪宋、元,铁线朱文尤灵秀。光绪甲辰年(公元1904年),与丁辅之、王福庵、吴潜泉等人在杭州孤山共同创设西泠印社。存世有《广印人传》《金石家传略》《列仙印玩》《铁华盦印集》等。叶铭精于篆刻,所以此谱中摹刻的蒋仁印章与原印几乎一致。又因为系摹刻,不附边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叶铭曾创作过多部印谱,此谱可能是其追摹先贤之作。那么到底是谁、又为什么将摹刻者以墨迹抑涂呢?这恐怕就是那些旧书商的作伪伎俩了。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书商调换牌记、涂改挖补等等手段层出不穷,此处所用的手法相当“专业”,先利用名家摹刻原本,再涂抹摹刻者姓名,令人乍看误以为下象鼻位置的墨块乃是粗黑口或墨等,如果不细加审辨,几为狡狯书商所骗矣。

此谱流传较少,各家印谱目录似乎均未收录,或许仅仅是叶铭摹刻后分赠同好赏玩的游戏之作,这也是作伪者诡计成功的原因之一。然而此谱的价值不仅在于是名家手摹,更在于保留了不少蒋仁稀见印章的形貌,为研究蒋仁的篆刻艺术保存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图11

图12

无独有偶,近又见鲍传铎先生旧藏“西泠四家印谱”,一函四册,分别为《龙泓山人印谱》《吉罗居士印谱》(图11)、《秋景庵主印谱》《蒙泉外史印谱》。开本19.8厘米×12.5厘米,封面一律为淡黄色,每册右端皆印有“蒋讷翁”三字。版框蓝印,尺寸13.6×9.4厘米,书口印“西泠四家印谱”,每页一印,无边款(图12)。《龙泓山人印谱》首页有高学治题“西泠四家印谱,高学治署”并有“良五”印。《吉罗居士印谱》封面签条与前述叶铭摹刻本字体、格式完全相同,谱前亦附有“吉罗居士传”。所存29枚印章依次为:作渠、陆能之印、真水无香、三十六峰堂、净土学人、沈舲印、浸云、蒋山堂印、邵志纯字曰怀粹印信、吉罗盦、蒋山堂、扬州顾廉、乐安书屋、顾修龄印、项墉之印、书稼、无地不乐、翁承高印、康节后人、姚筠之印、吉羊止止、金氏寿门、梅垞吟屋、尊古斋、蒋仁之印、仁印、仁、山堂、山堂(朱文,与前同文印篆法章法相似,印章略小,边栏略残)。

图13

经比对,是谱与叶铭摹刻者印面细节全同,应当正是叶铭摹刻的那一批印章所钤盖,但其中混入了摹刻丁敬的“金氏寿门”和摹刻黄易的“梅垞吟屋”“尊古斋”三印,实际所存摹刻蒋仁的印章26枚,较之前述《吉罗居士印谱》缺少“山堂(白文)”及“陆能之印”两印。而之所以会混入仿刻丁敬、黄易的作品,可能是由于书籍制作时分页、折页或装订错误。我们可以将摹刻本中“沈舲印”与蒋仁真印(图13)进行对比,其中差异便较容易判别,但如果失去真谱作为参照物,则非常具有迷惑性。

此外,西泠印社亦藏有一部《西泠四家印谱》(图 14),为张鲁庵旧藏捐赠。此谱与鲍传铎旧藏本版本特征一致,同为四册四卷,版框蓝印,每卷前有小传。但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丁丙所辑原印钤本,如《中国印谱史图典》记载:“《西泠四家印谱》,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刻,丁丙(嘉鱼)辑,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此谱实际上仍然是摹刻钤印本,例如其中蒋仁“陆能之印”(图15),与蒋仁原刻(图16)在细节上明显存有差异,再对比其中丁敬“同书”、黄易“覃谿鉴藏”等印,便很容易得出结论了。

图14

笔者又阅读到简英智先生《叶铭的印学与年谱》一文,在“叶铭的印谱”一节中有这样的记述:《叶品三摹印集存》,有数个版本:有光绪十六年先生亲赠陆鹏年本,有光绪三十年季厚焘序记本。以上两个版本皆收有前段所述叶铭补刻赵仲穆未竟之印。另西泠印社藏有光绪十七年版本4册,12.2×20厘米,封面无题签,第一册龙泓山人印谱……第三册是蒋仁、奚冈合辑:吉罗居士印谱,收蒋仁印26方。蒙泉外史印谱,收奚冈印37方。第四册秋景盦主印谱,收黄易46印。

这些当采拓浙杭收藏家,当然大部分是丁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约三分之一以上先钤原印,下钤叶铭所摹刻之印,刻得惟妙惟肖,精神奕奕。几可乱真,所下功夫之深,用功之勤,可见一斑。

第二种《吉罗居士印谱》摹本收录的蒋仁印章数量恰为26枚,又正与简英智先生提及者吻合,可见叶铭摹刻的这批西泠四家印章原石,曾经被广为钤拓,并分为多个版本流传。

图15

图16

猜你喜欢

印谱西泠居士
吴越名城·陌上花开
——西泠六子偕友8人书法艺术展
安徽省图书馆藏傅增湘未刊手稿《西泠诗草》考略
青塘居士诗词选
成双结对
古意盎然说印谱
屋乌之爱
趣味语文
《西泠印社》风云百年 西泠不冷
特殊的“古籍”
印谱:古籍中的另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