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学生从事养老服务业的意愿分析

2018-06-05刘珈利

科教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

刘珈利

摘 要 我国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主要来源于各个层次教育机构的护理专业毕业生,这些学生一方面经过了较为系统的专业教育,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入职之后可以尽快适应养老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年轻的毕业生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满怀激情和斗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更加细心、耐心地完成老年人的服务工作。文章首先对现阶段国内养老护理的工作需求进行了概述,随后在分析护理专业学生从事养老服务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吸引更多护理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护理专业 养老服务业 工作需求 意愿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1.083

Willingness of Nursing Students to Engage in Elderly Care Services

LIU Jiali

(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610100)

Abstract Nursing staffs in China's pension institutions mainly come from graduates of nursing graduates from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These students, on the one hand, have undergone systematic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have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y can adapt as soon as possible after entering the job. On the other hand, young graduates have just entered the work place, full of passion and fighting spirit, able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ir own work, more careful and patiently to complete the elderly service. First of all,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omestic nursing care work needs,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ing profession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serve the aged care service, on how to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areer outlook and attract more graduates of nursing graduates to engage in nursing service made a few suggestions.

Keywords nursing professional; pension services; work demands; willingness

根據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国际标准为10%),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较为严重。老年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上长期以来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容易患各种类型的慢性病,因此对养老服务和医疗护理的需求更高。近年来,国家在老年人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地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护理专业人才则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分析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养老服务业的意愿,对于优化护理专业教学工作和培养更多护理人才提供了参考指导。

1 养老医疗护理人才来源和工作需求分析

养老医疗护理服务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对于从事该工作的职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除了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设身处地的从老年人角度考虑问题,从而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自本世纪初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服务机构的数量逐渐增加,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面对巨大的专业缺口,国内中专、高职、大学等各个层次的学校,都开设了更加细化的护理专业,以便于培养出“一专多精”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从而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

从养老机构角度来说,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体验,对于从业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大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参加为期数月的社会实践,从而更好地将校内所学知识与工程实际需要相结合。因此,护理专业学生要通过实践提升个人对养老护理的认识,以便于做好应对工作的准备;其次,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护理耐心。许多老年人不仅行动迟缓,而且思维不清晰,需要护理人员能够给予耐心的护理和悉心的照料;最后,要掌握与老年人的沟通方式,并从多方面给予健康指导。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从而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现阶段刚毕业的护理专业学生大多为“90后”,在思想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均与老年人存在一定的“代沟”,这就需要护理专业人员及时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正确沟通方法,从而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服务和指导。

2 护理专业学生从事养老服务业的影响因素

2.1 吸引护理专业学生从事养老服务业的因素

近年来,各个教育层次学校的护理专业学生数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通过实际调查总结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第一是该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个人发展空间较大。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打中城市报告》,我国老龄化进程将会不断发展,并且预计到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会超过4亿。面对不断增加的老年人数量,养老服务机构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会同步提升。因此,面对日益增加的市场用人需求,只要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勤于钻研,积累丰富工作经验,将会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第二是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工作环境舒适。老年人护理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护理人员不需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除了需要照顾患病、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外,对于其他健康老年人群的护理工作则相对轻松很多。例如,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子女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及时照顾年迈父母,从而选择将他们送到养老机构。针对于这部分老年人群,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以陪伴聊天、倾听诉说为主,保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从工作环境上看,许多大中型养老机构都建立了较大面积的草坪、园林等,因此环境也比较优雅和舒适。

2.2 护理专业学生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业的因素

调查发现,也有一部分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没有选择从事本专业的对口工作,通过对部分应届毕业生的采访,总结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护理工作的薪资待遇没有达到学生的期望值。不可否认,现阶段许多养老机构的基层护理人员的薪资待遇较低,尤其是一些中专、技校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由于学历、专业知识储备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入职之后只能从事简单的护理工作,因此工资不高。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毕业生期望过高的状况。

其次,部分护理专业学生没有掌握与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并且认为老年人不卫生。如上文所说,现阶段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大多为“90后”,与老年人群在思维方式、观念意识和生活习惯上必然存在诸多差异。而养老护理本身作为一项服务性的工作,要求年轻护理人员必须主动迎合老年人的需求。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因担心个人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或是在与老年人沟通过程中出现误解,而拒绝从事该专业的工作。

最后,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不高,也是影响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虽然养老服务业在国内的规模得到了发展,但是社会各界对于护理人员的整体评价仍然不高。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学历的毕业生,虽然在护理专业方面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综合考虑社会地位、薪资待遇等各方面因素,也往往不愿意从最基层的护理工作做起,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优秀护理人才的流失。

2.3 其他可能影响护理专业学生从事养老服务业的因素

除了上述两种具有明显倾向性的影响因素外,还有其他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可以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从业意愿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工作地点与家庭住址之间距离的远近,是否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学生个人对养老护理工作的认同度等。因为,要想为养老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优秀护理人才,就必须综合分析可能影响护理专业学生从业意愿的因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投入到养老服务工作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和细致的服务,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提升护理专业学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意愿的建议

3.1 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护理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养老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较差,这也是其拒绝从事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政府应当提高对养老护理人员工资的补助。各地政府应當以市场中养老护理人员的供求关系、其他行业护理人员的工资作为参考,制定合理的补助金额,用国家对岗位进行补贴的方式增加养老护理人员的实际收入。另一方面,养老机构应对员工的工资薪酬进行分级管理,建立、健全职工评价机制。

3.2 降低养老护理工 作的风险性

养老护理本身就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作,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或大病初愈的老年人,一方面是自理能力较差,很容易发病;另一方面是责任归属不明,护理人员很有可能承担连带责任,从而使得许多护理人员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或是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政府应当设立明确法规,对于何种情况下护理人员有连带责任,何种情况为院方或老人自身的责任,以及责任大小、赔偿形式设置明确的规定。同时政府还应规范养老护理服务的工作标准,让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有明确的参照标准,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养老机构需优化风险管控能力,机构内部应定期检查设施设备,及时、全面地排查风险隐患。

3.3 建立养老机构与学校的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是现阶段许多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常用模式。从学校角度来说,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机会,不仅可以将所学护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技能应用能力;而且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专业学习存在的不足,利用实习机会加以弥补和改进。从养老机构角度来说,实习学生有一定的护理知识和理论基础,能够完成基本的护理工作,解决了基层护理人员不足的局面。因此,学校应当进一步深化与社会养老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对于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可由学校推荐到合作养老机构任职。

4 结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的老龄化发展现状,做好配套的养老服务工作,必须要做好护理专业人才的储备工作,从而为养老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台了关于引进和培养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的制度,例如上海市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完善岗位薪酬激励制度、建立护理人员培训体系等措施,吸引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因此,各地市可以有选择性的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制定更加细化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护理专业学生投身到养老服务工作中来,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杜霞,周志凯.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榆林市的微观样本[J].社会保障研究,2016(3).

[2] 王又彭.医养结合视角下中小型城市居家养老模式探讨——基于开封市六个社区的调查[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

[3] 王岚,李婧,佟艳辉.社区卫生服务参与居家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2).

[4] 孟润堂,胡樱,宇传华,等.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现状与护理人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5(15).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
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的三种策略
PBL教学法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影响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转型发展中独立院校护理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解读
基于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探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