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锄明月种梅花

2018-06-05侯利明

做人与处世 2018年8期
关键词:荷锄罅隙暗香

侯利明

喜爱明月和梅花,何况是细细地将洒落月辉的土地锄松软了去种梅,仿若银碗里盛雪有片片花瓣飘落,可慰风尘。“自锄明月种梅花”,世间若有这样的人,内心应是宁静辽阔的,才能装得下千秋明月,植遍万树梅花。

有时你实在无处可去,打开书,惊喜有月光和梅花候着你,暗香清澈,日复一日的烦累瞬间都浮云飘散。明月,是清水养玉,看似琉璃轻脆经不起岁月蹉跎,实则温润通透悬在心头将你的精神领域照亮,梅花是植在字里行间的一枝春,人这一生呵,不经一番寒彻骨,又怎能守得暗香浮动月黄昏。

“自锄明月种梅花”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的时光太过闲适,失去了追求人生的意义;它也不是“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这般生活态度透着逃避现实的颓废迷茫,浪费了生命的真正价值;它更不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样追云逐月地去寻求希冀,往往会将珍贵的事物遗落在匆匆的岁月中,到头来握在手心里的只有流沙碎屑。它更像农人殷勤的躬耕,酷暑寒霜不问收获,只将生命的种子播在心间,纵使有一天姹紫嫣红开遍也视为自然而然,无悲无喜,从容淡泊。

“自锄明月种梅花”是独自守得一方净土,将美好的事情做到纯粹,生活本不易,但凡活出境界,可算得上这世间少有的素心人。担得起这句诗的大家之一是杨绛先生。她与钱钟书婚后,带着一岁的女儿辗转从国外回到动荡国土,奔走在各大高校任教,将生活与教育兼顾得滴水不漏。尽管孤岛飘摇,她依旧为他营造出一个安静祥和的创作空间,并在拥挤疲惫的时光罅隙里,写出了轰动上海的三大剧本。遭遇劫难,她仍挤牙膏一样从艰涩的时间里翻译《堂吉诃德》。再后来,丈夫去世后,她一边整理他的遗稿,一边写出催人泪下的《我们仨》和百岁感言《走到人生边上》。此时,已然百岁的她被查出患有心衰,但她依旧乐观地读书写作至深夜。她这一生,经过太多浮沉流离,悲欢离合,却从未有过乱世浮躁的戾气和悲凉浮生的落寞。天地朗朗,无论来自哪里行至何处,喧嚣浮华处不见踪影,她趋避名利沉浸学术研创,是明月夜里荷锄的清丽女子,将暗香浮动的梅花一棵一棵种遍,圆满了人生。

自锄明月种梅花,是一心一意一辈子只做一件认真的事,远离车马喧嚣,在独辟的一隅,做那个纯凈高洁的自己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荷锄罅隙暗香
Traditional farm tools observed from an ecological and health perspective
暗香
暗香袭人
清明种树
植树节(1)
有农夫
ЛУЧШИЙ ИЗ ЦВЕТКОВ – МЭЙХУА
风暴一种
空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