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要“口演笔述”

2018-06-05巧玉

快乐语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集会读书笔记读书

文/巧玉

杨贤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是一位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他曾发表过《论读书方法》,介绍了自己和有关学者的许多好的读书方法。其中,他提到了一种他本人比较喜欢的方法,他写道:“读书之后,宜口演笔述则所得更多。因吾人读书,虽似已明意义,而往往尚未实在贴切,必向人述说所读者,而后所通晓者方不致模糊,亦不能错乱。”

这里说的读书要“口演笔述”,该怎么做呢?杨贤江介绍了自己的做法。他说:“其法可立一读书社,一社以七人至十二人为度, 每星期一次集会, 各人先约定读书一种,集会时则请一二人陈说所读书之内容大概、长短所在及著书者之生平、成书之略史。依次轮流,周而复始。” 几个同学好友定期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的确是个好办法。因为我们读过书之后,并不能立刻明了书中讲的内容,通过讲述、交流,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也就清晰、深刻了。

有同学会说,我是独生子女,朋友们都住得很远,没有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这可怎么办呢?困难是可以解决的,在杨贤江的年代,他提出了这样的办法:“至如乡居僻处之士,独学无友,可以笔录之法代之。即每阅一书既竟,则述其大旨与长短,作为序或跋一首,录之于册。有所评论,不妨随意记之,以为日后比较自己学识进退之证。古人所著读书笔记, 皆是此例。”他的意思是说,独学无友的人,读完一本书后,就随手写点读书笔记,可以写书的内容提要,也可以写读后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写批评意见,写什么都行,长短也不用刻意强求。这样一笔述,不但对掌握书的内容有益,而且一旦写得多了,说不定还能像前人那样,出版一本“读书笔记”之类的著作呢!

猜你喜欢

集会读书笔记读书
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应用探究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The Prettiest Angel
百鸟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