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宁:民生巡察赢得群众点赞

2018-06-04孙蕙

当代贵州 2018年18期
关键词:自治县民工民生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孙蕙

时下,正值安顺市镇宁自治县樱桃成熟上市,各地游客及水果商纷纷前往采摘。随着游客的增多,2017年底建成通车的本寨镇本寨至鱼凹村公路(以下简称“本鱼路”)也热闹起来。

“这条路我们可是等了6年多了,终于修好了,现在我们出行、运送东西都方便多了。”4月10日,开着小货车,拉着满满一车樱桃赶往镇宁县城的村民陈志强说。

一条通村路为何修建了6年多?

镇宁自治县委巡察办负责人石松介绍,本鱼路为镇宁自治县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总投资585万元。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程序,由重庆市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并于2012年9月启动建设。期间,项目建设多次停工,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在镇宁自治县第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杨桂楠提交的《关于修建完善本寨至鱼凹通村油路的建设项目》建议引起县纪委重视,在前期对这一线索中提到的问题进行仔细研判核实后,县委巡察组当即联合县交通运输局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调查。

镇宁自治县委第一巡察组在环翠街道果寨村与群众召开院坝会,了解民生政策落实及民生资金发放情况。(镇宁自治县委巡察办供图)

“通过多次找施工方和工地民工调查了解,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项目管理人员恶意拖欠材料款和民工工资,导致村民阻工。”石松说,在充分调查取证后,由镇宁交通运输局向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判决重庆市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继续履行合同。2017年初,项目得以复工,同时,在巡察组和交通运输局的协同监督下,施工单位拖欠的材料款及民工工资得到了解决。

在扎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的过程中,镇宁自治县在全省率先成立民生巡察组,积极创新探索“2468”工作法,全面推进民生巡察工作。

“2468”工作法指围绕精准扶贫和民生领域两个重点,通过“线索+问题”“信访+拉网”“乡镇+村委”“边巡+边改”四种模式,针对被巡察乡镇精准扶贫对象某一线索,或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并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进行“点穴式”巡察,并及时移交被巡察党委进行整改,做到边巡边改。

“精准锁定线索开展巡察,才能高效解决问题。四种模式在巡察组收集问题及线索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镇宁自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象斌介绍,在“2468”工作法中,查党委会议记录、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情况、腐败案件查处情况、组织领导民生巡查工作情况“六查六看”明确了巡察监督的程序,查阅资料、广泛收集线索、借助外力、明察暗访、数据比较分析、受理信访举报、谈话测评、问卷等则为巡察工作提出了八种方法。

“通过 ‘2468’工作法的实施,镇宁自治县进一步压实了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了基层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用实际行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了群众的点赞。”刘象斌说。

猜你喜欢

自治县民工民生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跑起来
广西民族自治县立法协商历史考察和经验启示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民工买保险
民生寄语
背我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