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下的家校教育策略

2018-06-02何亚龙

学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互联网

何亚龙

摘 要:互联网应用提高了家校教育合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它具有对信息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的特点,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互联网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无处不在,教师应当弄清楚互联网的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好家校沟通,提升教育合力,进而使教育教学将更加的完美。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1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0.108

一、互联网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改革和创新。面对信息化潮流,互联网是家校之间的桥梁。可以说在信息化时代小学生是信息化的原居民,他们从呱呱落地就生活在互联网信息的世界里耳濡目染。然而面对互联网里的新鲜事物,有些大人和学生把握不住尺度,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互联网也是如此。当人们正确使用它时,它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如果它被错误地使用或被别有企图别有用心的人使用,其弊病就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利用互联网可以便捷地做好家校沟通,提升教育合力

我們学校经常对教师进行互联网培训,提高其互联网应用水平,特别是班主任,要求把互联网作为提高自己工作技能的一种工具和技能。

(一)每个班主任教师都要学会利用教育平台

互联网教育平台中有班级空间、个人空间、在线答题、发通知、发作业、名师导学、成长帮手、资源库、家长课堂。资源库里有微课、教案、课件、习题、素材。当学校通知、低年级学生的作业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送,及时做好家校沟通。当学生在家里自主学习时,还可以在资源库里在线浏览所需素材。家长则可以浏览家长课堂,学习教育培养学生的好方法、好经验。

(二)安全教育平台的授课和学习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每学期都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定课时的在线安全教育授课和学习。根据年级、季节,设定相应的内容安排授课。例如,对一、二年级学生主要是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冬天主要是防火,夏天主要是防溺水、防雷电教育。在每周的班会课上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在线学习情况汇总通报,督促学生学习,通过打电话、发微信或短信督促家长监督和引导,学以致用,使每个学生安安全全上学,快快乐乐成长。

(三)教师与家长建立QQ群、微信群

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已变得非常快捷。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适时而变,主动而为,让互联网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的助手。我们班里已经建立了教师和家长间的QQ群、微信群,利用它可以便捷地进行教师和家长间的信息沟通,一些不便口头交流的可以通过文字很好的沟通,但注意不能把它当成告状的渠道,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每个学生的亮点,使其在鼓励中进步成长。

(四)重要节日的视频制作与传递

现在手机比较普及且具备了电脑的大部分功能,一部手机可以说是一部微电脑,它的照相、视频录制功能都很强大,互联网发送轻松便捷,用来记录学生的点滴成长是很好很实用的工具。每年元旦、六一儿童节,我们都会把学生精彩的表演录制成视频,剪辑、整理为学生的成长记录资料,并把录制好的视频发给家长共同分享、体验学生成长的快乐,同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本学期我们学校布置每班学生根据在家与父母的生活实例制作体贴父母、关爱父母的《爱心零距离》微视频,我班学生家长积极配合,相互交流微视频,技术提升迅速,制作出来的微视频反映出了小学生热爱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语言中、行动中感恩父母的行动,真实感人。有几个家长拍摄的微视频内容、形式、技术都很有水平,促进了家长、教师互联网水平的共同提高,体现了其对学生教育的用心与重视,共同分享学生的快乐,见证学生的成长。

(五)利用互联网检索、查找知识,释疑答惑

我们学校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信息资源库,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找相关信息,获取知识,在线浏览我校教师制作的微课,并向网上教师提问,释疑解惑。互联网为师生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天地,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就像汽车驾照一样成为了现代人必备的一项技能。现在教师制作的微课,都上传于互联网,对一些疑难知识点,学生经过观看微课就能逐步掌握,或在家长合理的帮助下利用互联网解决。例如,可以在微信圈发问,教师、其他家长或学生知道的会帮助解决,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促进了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学生和学生、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互联网为我们教师、学生、家长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渠道,有效开发我们的潜质和潜能。

(六)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增强互联网法制和伦理道德修养

互联网传播信息快,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好多问题。我们要求家长引导学生上网学习,补充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并向网上教师提问,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同时,避免学生去浏览一些无聊的东西,聊无聊的话题,发无聊的图片,浪费大家和别人宝贵的时间,不迷失在互联网中。然而有些家长不能合理利用互联网,甚至对互联网不甚了解,在互联网上乱发一些不良的图片、文章,此时教师应该同家长交流,使他们认识到教师建立的平台是提供学生答疑解难、交流心得的,要让家长恰当的教育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控制上网时间。全社会应加强互联网的管理和监督,宣传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分辨是非,帮助学生从小就养成遵守互联网法制,加强互联网伦理道德观念的行为习惯。

总之,互联网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家校的沟通,使我们教育的合力更加明显。因此,唯有不断学习新技术,更好发挥新功能,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韦森松.真正实现有效家校联系的尝试[J].中学教学参考,2011(9).

[2] 张咏梅.把家校沟通当回事[J].中华家教,2011(10).

[责任编辑 胡雅君]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互联网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