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设境促教学

2018-06-02代春永

学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历史

代春永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活跃课堂气氛,采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并在历史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具象思维,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现历史课的教学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这样就能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进而更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0.070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营造兴趣盎然的课堂环境,把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出来。但是,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难学的课程,如教材中涉及很多年份、人名、地名等都需要记忆。还有很多学生见到材料分析题时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这样,久而久之就对历史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知识的建构为目标,构建课堂教学情境,就能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教学效率。

一、借疑设境,激发学习兴趣

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历史教师要精心设计值得学生探究思考的问题,让学生置身到历史情境之中,在情境中学习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例如,在教学“西安事变”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但是,最终为什么没有杀掉蒋介石,反而把他释放了呢?”再如,讲述唐朝历史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有人说唐朝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导致的,你们同意这一观点吗?说说你们的原因?”设计这样的问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通过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合作探究,学生的思想和观点在相互碰撞下也能不断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如果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他们的学习则会变成“死读书,读死书”。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只是纯粹的记忆和应付,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和升华。因此,学生也就很难进行一些主观上的探索。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借助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将情境教学合理高效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指引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例如,在教学“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教师可以先讲述一段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并让学生猜猜自己所讲的故事出自于哪本书,而这本书又是哪个时期发生的事情?对回答正确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与表扬。这样,学生更会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去。而对于不知道答案的学生,他们一定会更加好奇,对新知充满兴趣,充满学习欲望。因此,历史教师借助情境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增强对历史知识的亲切感,也能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学科的实际意义。

三、巧设情境,导引学生参与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和演示相关历史知识时巧妙设置历史情境,提出问题,就能把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动机激发出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教师再抓住关键点,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疑问和惊奇中思维,就能推动课堂教学的进展。例如,在教学“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设置: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当时内迁到中原的一名鲜卑人,你会遇到哪些问题,又会如何处理呢?再如,在讲述“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设身处地站在“改革派”和鲜卑贵族“保守派”的立场上进行一场辩论。通过辩论,既能强化学生对这一重点内容的理解,加深记忆,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当时孝文帝改革的艰辛,更利于他们学习孝文帝身上坚持不懈、敢于创新的精神。总之,创设历史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可使学生在参与中深入感受历史知识,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历史思维,既培养了创造力和演绎能力,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参与情景教学活动的兴致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集视、听、图等特效为一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例如,在“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将战后西欧与日本经济复苏、发展图片呈现出来,同时播放日本崛起的影像资料,并将战后西欧、日本狼藉面貌与当下西欧、日本发展的实况以图片的形式加以对照。通过比较,学生也能清楚地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巨大损失,与此同时,也会积极思考西欧与日本“从废墟走向繁华”的原因。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视觉刺激学生的视觉,学生在获得更多体会与感悟的同时,也能真正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魅力,使他们的创新型科学态度得以建立健全。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五、用生动的、饱含激情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语言是进行教学最重要手段之一。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战争的场面,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如何将这些内容生动形象地讲述出来呢?简单地读一读,抑或照本宣科地一一介绍效果都不会很理想。如果利用语言的魅力,创设语言情境,效果反而更佳。教师不妨用生动的、饱含激情的语言进行描述,定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情趣和动机,丰富教学内容,还将学生带进到语言情境之中,使学生一起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燃起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例如,在讲解关于“一国两制”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朗诵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在教师饱含激情的语言情境的感染下,学生更能有效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而且还能使他们的爱国之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情感也能得到升华。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课改需求,因此教师应结合所学内容实行情境教学,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就能对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等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建华.刍议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6(44).

[2] 陈玉兰.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初中历史的问题情境创设[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0).

[责任编辑 张翼翔]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