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奏响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号角

2018-06-02张玉英

学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张玉英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施已多年。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改革创新也成为被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从而奏响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号角。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新号角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0.038

数学作为小学一门学科,要重视数学教学的开展,寻找高效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精心设置疑问,诱导学生探究

有效的数学教学强调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分析、自主解决,即: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提出满足学生认知需求的有效问题,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平均数的相关概念,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环节:(1)引导学生操作感知:在三个笔筒中分别装有一些铅笔,数量分别为3支、2支、4支,那么怎样才能让三个笔筒中的铅笔数量一样多呢?(2)概念拓展和延伸:如果笔筒中的铅笔再多一些,分别是28支、11支、15支,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是不是比较麻烦呢?此时又该采用怎样的办法?(3)解决实际问题:怎样求出一组学生的平均身高?(4)问题判断:如果说小明班级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30厘米,那么小明的身高就一定是130厘米吗?如果小明班级平均身高为130厘米,而小红班级平均身高为132厘米,所以小红就一定比小明高,对不对?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逐层深入的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贴近生活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管是生产建设还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意义,联系生活实际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只有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的进行数学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数学教师要善于从生活挖掘教学素材,密切联系数学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例如,在教学计算类型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真是的购物情境,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就可以给学生讲解由此引发的巨大损失,让学生明确正确计算的重要性;在教学“时、分、秒”这一部分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了解时间对于人们的重要价值,如:对于教育家来说,时间就是知识;对于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军事家来说,时间就是胜利。此外,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所选用的题材也应尽量从生活中挖掘,如: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等,都可以将这些事例引入应用题目当中,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萌发奋发图强的精神意志。

三、提供实践机会,解决学习问题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认知体验建立在基础活动之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实践证明,通过“做”,学生可以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知,不但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不要给学生任何暗示,而是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测量课桌的长度,于是有的学生用手量,有的学生用课本量,还有的用铅笔量。通过学生总结汇报我们发现,学生测量的结果各不相同,也无法正确表示课桌长度,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统一结论,通过合作探究,他们想到可以直接采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四、通过课堂小结,提高总结能力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的总结与概括,通过课堂小结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当天所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例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获得了什么?”经过学生的回忆和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就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学生也积极举手回答,有的学生概括的非常简洁,短短几句话,就能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概括出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有的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概括知识要点,教师不能横加指责,而是给予鼓励和激励,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同时,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偏爱某几位学生,忽视差等生,而是要平等对待,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師对自己的关注和关爱。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不断反思和探索,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叶柱.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3(1).

[3] 陈跟菊,王文利.论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