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8-06-02贾东元

学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策略小学数学

贾东元

摘 要:新课改的深入,使得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成为诸多小学数学方法中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兴趣,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强化其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上都至关重要。为此,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更有效地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0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0.018

一、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应具备的几个特征

我认为在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中应当先明确其应具备的特征,唯有此,才能真正为其接下来的有效性奠定基础,才能优化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发挥其最具价值的作用,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目标。

(一)趣味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和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数学来讲,趣味性是引起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注,激发他们学习、探索、思考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参与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从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和目标。

(二)可接受性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以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思维特点、己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一般认知规律等为基础,这样所设情境才能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更被小学生接受,更容易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三)層次性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课堂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多数为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太困难的,但往往课堂效果不同,有些情境问题难以引起学生足够的思考,究其原因是教师在问题的创设上缺乏“层次性”,既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致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开放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类型有很多,但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往往流于形式、类型单一,甚至误以为都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致所设情境只为更好地推进课堂进度,没有为学生创设猜想、探索、发现的情境,忽视了问题情境创设的“开放性”。

二、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策略

(一)重视并强化教师对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理论知识的学习

一方面,应当明确问题情境教学的基本含义。问题情境教学应是指问题的刺激模式,即问题的呈现形态和组织方式,情境因问题而有意义,问题因情境而有生机。很明显“问题”是核心、本质的,而“情境”是辅助、形式的,任何置“问题”于从属地位,盲目追求“情境”效果的教学,不仅是对问题情境教学的曲解,也不是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效果。而只有具备正确的理论理解,才能将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之中,将学生思维推向深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所获得的成功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喜欢上数学。另一方面,教师要全面理解和践行问题情境创设教学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的要求,唯有此,才能真正使这一教学方法更具有效性,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应采用合适类型

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类型选择上需考虑遵循教材内容等多个综合因素,这也是保证创设出的问题情境更具有效性的关键。例如,小学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其教学目标和学生探究教材内容特点等能力发展的需要,更适宜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更注重形象思维,通过动手操作的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逐步实现了他们思维向抽象的过渡。

(三)设置专门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学课题小组,分工合作,集思广益

学校可以以年级为单位,以学科为单元,组建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小组,集合教师共同的智慧、知识和经验,集思广益,有助于课题创新。课后还可以对设置的问题情境教学实践效果进行研讨和反思,从而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这一教学方法,不断推动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的有效性和发展进步。但由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备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加之教师本身工作量就繁重,以至于数学教师不愿意进行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相应的教学,而对于课后的反思则更是无从谈起。为此,我认为可以实行轮流制的小组问题情境创设,集体备课,分工合作,共享资源,这样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和工作量,达到双赢的目的。每位数学教师都要就其他教师提出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每位教师轮流做会议记录。同时学校领导也应提高重视,时常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备课活动中,同时组织教师通过听课等方式对在实践中的效果表现等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此外针对问题情境创设要增强其有效性,就必须要对在实践中的教学进行必要的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走向专业自主,确立其主体性的标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足点。”对于课后教学的反思,是建立在教师集体备课和已经经过教学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只有认真做好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创设的备课,教师课后的反思才更具价值,其他听课教师的评价研讨才更富有意义。同时,每位教师应该定期上一节“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的公开课,要求同年组其他没有课的教师去听课,然后进行集体评课,每位教师上完公开课后要写出关于“问题情境创设”的课后反思,其他教师写出听课后的反思,并进行交流讨论。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教学后的课后反思,能更有效的运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美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季胜男.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

[责任编辑 胡雅君]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策略小学数学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