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策略

2018-06-02刘红张爱洁

学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优化小学数学

刘红 张爱洁

摘 要:小学是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讲究教学策略,为学生打好基础意义重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勇于创新,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优化,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0.014

在小學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营造轻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因材施教,才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整合教学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师不能盲目的使用教材,而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需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置换、删减和增补,重新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保证教学效果最大化。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大多数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只能在观察间隔排列这几个简单案例的基础上去认识规律,如此的认知无法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可以尝试重新编排教学内容,以“试一试”这个模块中的摆小棒为例题展开教学,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摆出不同的情况,然后交流讨论,总结其中的规律,进行合理分类,这样一来就将“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端相同”和“两端不同”的类型都进行了学习。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主题情境,将蘑菇变圆片、兔子变小棒的过程动态呈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在数学模型和生活模型之间建立联系,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营造轻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缓解紧张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比如,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欢猜谜和听故事的特点创新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例如,在教学“米和厘米”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测量员和记录员,两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一个学生负责测量教室的宽和长,另一个学生负责记录数据,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游戏心理需求,同时还能将学生带入到特定情境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三、训练学生数学语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想要读懂题目,解答问题,首先就要拥有丰富的数学语言积累,这样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才能更规范地构建数学概念,使语言更加简洁、严密,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注重积累数学语言,从应用题和例题中寻找对自己有帮助的语言信息,比如单位名称(几辆车、几个人、几朵花等等)的使用能力,这样学生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才能具有逻辑性和规范性。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学生“说题”能力训练,让学生能够把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清晰表达出来,这对学生解答问题非常有帮助。例如,在教学“口算”时,有一道题目是57+34=( ),教师可以将34拆解成30和4,首先计算57+30=87,然后再计算87+4=91。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掌握计算的规律和计算的法则,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开展因材施教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盲目追求教学的统一性,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正确看待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孙叔叔今年承包了一大片果园,在丰收的季节,收获了360千克苹果,孙叔叔要将这些苹果装箱出售,已知每箱可以装20千克的苹果,此时已经装了八箱,那么还剩下多少苹果?”我请一位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写到黑板上:360÷20=18。讲台下的学生看到后纷纷说这位学生做错了,并积极要求上台来纠正错误,这时,我并没有让其他学生上台,只是微微一笑说道:“同学们,这位同学的答案看似做错了,其实他并没有做错,不过是没有写完而已。哪一位同学可以上台来将答案补充完整呢?”这一下学生们都陷入了深思,很多学生的脸上都表现出不解,但不一会儿就有一位学生发现了问题的关键,起身说道:“360÷20=18只是求出了总共需要装的箱数,还需要两步才能完成求出最后的结果:18-8=10(箱),20×10=200(千克)。”这时其他学生才恍然大悟,表示赞同。因此,我在学生没有给出正确答案的时候不要急于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进行点拨启发,照顾到了基础较差,反应较慢的学生,巧妙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思考的动力,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从而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要求,从而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目标,推进数学教学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王海军.思考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实施原则[J].课程教育研究,2014(2).

[3] 叶柱.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3(1).

[4] 叶丽萍.浅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J].新一代月刊,2011(3).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优化小学数学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