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性

2018-06-01杨佳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意识思维数学

杨佳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41-0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锻炼独立能力等方面。全面阐述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的主体性教学即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建和谐、互爱的师生关系。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见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还是学生自身来说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一个持久而辛苦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总是充满乐趣的,也有很多枯燥乏味的时候。在这种时候,学生若是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攻克难关的决心,他们就很容易灰心丧气、逃避困难,这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是极不利的。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领路人的作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就是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当好领路人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我要学"的意识。这样,我们就能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事半功倍。

1.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思维很重要,因为在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是一个"导演",要明确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做好教学的计划,创造各种不同类型的情景和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性,是引导式教育,而不是侧重于传统的单纯"传授授业".利用学生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脱离课本,但是也不能局限于教材,多从生活实际去讲解数学知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化解数学学习的枯燥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笔者还经常在课堂开始时,讲述一些和教学相关的有趣的小故事,开展各类小游戏,或者通过提出一个讨论性较强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性。

2.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具有问题意识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认知活动都是在学生的头脑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意识,即要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具有问题意识.由于每名学生智力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对事物的认知情况不尽相同,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差异情况,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教师在课堂中除了应当尽量教材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能应付考试的,还能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外,还必须是离不开师生的有效交流的.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记忆数学方法,并进行灵活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去学习当前的知识,学会如何有效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在课堂学习中,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已经掌握了教师讲授的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让学生相互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充分地交流,并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反思,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能力。

3.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学好每一门学科的开始,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会在教学中事半功倍;而集体的智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不需要别人的敦促,自己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积极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自己始终是日常学习的主人.具体而言,就是学生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现在或即将要学习的是什么知识,如何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遇到问题困难不气馁,勇于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多思考,多提问,多与同学交流,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要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兴趣问题.教师除了做到前面提出来的两个要求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性的根源是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合理有效地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应当时刻准备给学生创造一個优良的环境,重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与合作精神,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课标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更要注重在初中数学中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是主体,学习内容和教师是客体,教师发挥积极地引导作用,设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将传统沉闷的数学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敢想、敢做、敢说、敢标新立异、的精神。这样,数学课堂也可以充满激情绽放光彩。

猜你喜欢

意识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