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

2018-06-01季业宣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分组新课改课堂教学

季业宣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初中数学教师为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纷纷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组织课程教学。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对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字:初中数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30-01

在素质教育时期,课堂教育的目标不再单纯是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同样重要。在新课改之下,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成为了每一位新课改下的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新课改实施之后,小组合作教学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合理分组

1.1 分组原则。让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的进行,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有差异,组间求均衡"的原则,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思维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由于每个小组人员都是差异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均衡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内有差异,组间求均衡。组内有差异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求均衡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建小组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

①同位二人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的内容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二人合力。二人合作学习效率高,可以通过互问来巩固知识,提高表达能力,轮流检测,避免了讨论是个别同学的"专利",其他同学是"绿叶"现象的发生。

②前后位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最适宜,能更好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充分交流,在 "学"的活动中,学会提出问题,尊重别人的意见,学会倾听;而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我们在一起,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介入而受到影响,然后各组确定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将问题解决,更好的发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1.2 分组实施。小组的组成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编排,既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又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有4~6 人,每学期调整一次。

2.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保障——充足的时间

2.1 以中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参照,预估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所需的时间。时间的预设关系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节奏和实效,为避免匆匆走过场和大块时间浪 费的现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以班级里学习能力中等稍偏下的学生为参照系来进行时间的预设比较合理。这是因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当能力强的同学率先得出结果后,可以在组内帮助能力最弱的同学,而能力中等稍偏下的同学可能借助于独立思考得出结果,也可能在此时受到启发,完成本来只在某些地方受阻的控究,这样三种层次的学生基本可以同时完成对问题的解决,进行下一步的交流。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2.2 认真研究学情,恰当把握教师介入的时机。小组互动合作活动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应是和谐的"学习共同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活动,离不开教师科学、适时的引导与帮助。不认真研究学情,就会介入过多或过少、过早或过迟,造成进度和管理上的混乱,使合作活动低效。教师可选择这样的时机介入,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

3.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教师的指导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步步提出问题,并一个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到达一个"拐点"。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收获的多少,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意识体现在:

(1)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合作学习涉及多个要素,涉及多名学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时,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发问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2)教师的提问应有激励效应。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应该体现在: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讨论、回答这些问题时,只要说出的答案没有原则性的错误,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更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这样更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产生合作的欲望。

(3)教师要具有参与和监控意识。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把握、提问的语气、问题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應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并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为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

小组合作教学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学方法,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发挥出小组合作的优势,把小组合作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分组新课改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