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本位下的中职《酒店服务心理学》课堂教学

2018-06-01吴仁泉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

吴仁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也提出了诸多指导性意见要求。为了确保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成为社会综合性实用型人才模式,确保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强调职业教育突出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就业导向、质量保证。因此,做为新形式下中职学校教师,对于职业教育与课堂教学应重新定位,应紧紧围绕社会用人特点、中职教育改革的要求,对培养模式及相应专业相应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度改革。本文主要围绕能力本位理论,对当前中职学校酒店专业的《服务心理学》学科课堂教学提出问题分析,并针对该学科如何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关键词:能力本位论;中职教育;酒店服务心理学

中圖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014-01

1.能力本位论的概念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在职业教育中,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按照以后学生要从事的岗位需要,来明确学生所要从事行业应该具备的能力,以此来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师根据专业的目标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然后去检验学生能否达到能力的要求。

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是 "能力",强调是要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根据一定的能力观分析和确定能力标准;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它最大特点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因此目标很具体,针对性强。打破了僵化的学科课程体系,重视学习者个别化学习,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教师则只是实践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2.当前中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中职学校许多专业基础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总是以知识体系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组织教学,课程教学尚未摆脱学科体系教学的困境,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主导课堂,忽略了学生主体,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去学习。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本来就厌学的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不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个的课堂氛围比较差,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师讲课累,学生听课也累,到最后什么都不会,没有达到共赢的教学目的效果。

2.2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虽然能力本位论的职业教学模式推行了很久,但是许多教师却未能真正用心去领会这种新型职业教育理念,去探究确定专业学科的教学目标,使学科教学与专业的培养目标脱节。变很多教师在课上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没有在培养目标上下功夫,造成了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有片面性。体现课堂中教师围绕教材内容讲过多死板的理论知识,忽略了课堂过程中学生职业行为、职业态度、职业精神与职业能力的引导与培养,这种教学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压力,使整个课堂的效果不好。还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与企业达成零距离的融合。

2.3 教学内容不够全面、具体化。

由于长期受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完整性和理论性,在能力本位论上实际教学经验还不足,只知道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中花很多精力让学生去了解相关知识概念、特点、规律等,却忽略了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知识,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反省自己。如在讲授知觉中教师花很多精力给学生讲清了知觉的概念、种类、特征及影响知觉的因素等后教学也就完成,却没有引导学生针对人的知觉特征去思考现实中我们应注意什么,也没有让学生领悟人的知觉特征后反省自己的行为方式,让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使得学生往往只懂理论,却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能力本位下中职《酒店服务心理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3.1 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导向,是课堂的灵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按应备能力设计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的控制下扎实进行,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学习《情绪情感的策略》这一章节知识中,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工作中的实际现象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及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把教学目标紧扣培养目标,紧扣学生实际、紧扣工作中存在的现象来确定,做到目标的明确性。

3.2 挖掘教材,理论结合实践。

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对《酒店服务心理学》教材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对行业员工知识的培训、能力的需求剖析。根据岗位能力知识结构的客观要求制定教学内容。把理论知识进行删减整合,选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阐述。多讲一些与实际有关的知识,让学生真正能够学会知识结合实际的应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能力本位下的中职《酒店服务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往社会用人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明确自己的教学培养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与新课改的需要制定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化教学,让学生把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真正做到"教、学、做"理论实践一体化,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快乐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湘云.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怎样培养适合星级酒店需求的人才[J]. 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12:24-26.

[2] 赵生兰. 关于中职酒店专业学生性格与职业适应性的几点思考[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7:83-84.

[3] 单慧芳,孙红. 浅析中职酒店服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的有效教学[J]. 职业,2012,33:72-73.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与专业学科的融合
谈活动育人视角下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创新
新课堂、新模式、新活力
波特五力模型视角下的重庆中职教育竞争形势分析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