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榜样励我行(下)

2018-06-01

青春期健康 2018年11期
关键词:景海鹏战神神舟

文/本刊记者整理

【编者按】 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振奋人心。为了让青少年朋友们更加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凝聚社会正能量,杂志特开设《新时代 新征程》栏目,为青少年奋勇投身新时代、接力建功中国梦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进程经历了不平凡的五年。五年间,涌现了一批这样的人:他们心怀国家、忧国忧民,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们不畏困难、乐观向上,成为了身边无数人学习的榜样;他们不辞劳苦,废寝忘食,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

驾驭“战神”的刘锐

刘锐,他是我国现役新型轰炸机轰-6K首批改装人员;他是我国第一批驾驶轰-6K战机巡航黄岩岛的飞行员;他曾驾驶战机深入南海腹地3000多公里;他曾成功赴西太平洋远海训练。他是现任空军航空兵某团参谋长,特级飞行员。他缘何取得这么多成就?这要从他的梦想说起……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一张鲜为人知的面孔。第一位驾驶轰-6K飞向远海的空军飞行员,就是刘锐。正是在刘锐和战友们的努力下,轰-6K至今多次在西太平洋上空留下中国空军的航迹。

轰-6K,被誉为“战神”,国之重器。2015年9月3日,刘锐和战友驾驶“战神”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那一刻,刘锐心潮澎湃。这位从小生活在军用机场边,渴望成为飞行员的年轻人,终于梦想成真。作为轰-6K首批机长、指挥员之一,刘锐使命在肩,为国仗剑,是不折不扣的“锐一代”。

刘锐所在团被确定为全军首家装备轰-6K的部队。作为“先行者”和“探路人”,刘锐既当“改装员”又当“试飞员”,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改装。随后,刘锐一鼓作气,创造性提出“课题牵引训练”新思路,形成一批战法、数十套突击方案,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战神”首次加入南海战巡序列。刘锐带头先飞,深入南海数千公里,多次执行远海战巡任务,让他愈战愈勇——多次挑战轰-6K飞机训练极限,验证了复杂恶劣条件下作战使用数据,刷新10余项训练纪录。一场体系对抗演练在东南沿海打响。在歼击机编队的配合掩护下,刘锐和战友们作为主角压轴出场。趁着夜色,他们成功对多个重要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一展“一剑封喉”的英姿。

国之重器呼唤更多锐将。如果说国产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轰-6K是重量级的“战神”,那么,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参谋长刘锐则堪称驾驭“战神”的“男神”,既帅气十足又锐气逼人。

他紧跟装备升级步伐,敢打头阵,首批完成国产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改装;他勇立改革强军潮头,思战谋胜,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练就“一剑封喉”硬功夫;他立足空军战略转型,为国仗剑,和战友一起首次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留下中国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的航迹……

“锐一代”连着大时代。刘锐的身上,折射着中国军队改革强军的时代印记。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军不少部队迎来“换装季”,犹如一只鲲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脱毛换羽”。要想展翅高飞,除了一身新的羽毛,还应当有善于挑战长空的睿智大脑和敢于搏击风雨的勇敢心脏。值此重塑换羽时代,每一位军人都当有刘锐身上的那股子锐气,敢于披坚执锐,当先锋,打硬仗,方能让手中的国之重器变为无坚不摧的利剑。

出征太空的景海鹏

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笔直的身躯像是伫立在发射场的“神舟”号火箭,昂首挺拔,顶天立地——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景海鹏。景海鹏三次“出征”太空,在太空中待的时间长达49天,是在太空中待的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也是飞行高度最高的两个航天员之一。

景海鹏以前是战斗机飞行员,为了完成从飞行员向航天员的转变,他把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都用于看书学习,更舍弃了许多爱好,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聚会,没有陪父母过一个春节,也没陪妻子逛过街。有耕耘就有收获,1998年,景海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要进行八大类上百个课目的学习、训练与磨砺,每一项训练都挑战着人体的生理、心理极限。比如在离心机训练中,身体要承受8个G的过载,8个G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自身重量的8倍压在身上,而且在过程当中,还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操作。当身体扛不住的时候,可以按左手边上的红色按钮,它可以让高速旋转的离心机立马停下来。但景海鹏说他当航天员将近20年,从没有因为忍不住、扛不住而轻易按下这个按钮。

百炼方能成钢,正是这艰辛的磨砺和严格的锤炼,让他圆满完成了三次航天任务:2008年9月,景海鹏与战友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2012年6月,景海鹏担任指令长,和两位战友圆满完成神舟九号任务。2012年神舟九号任务结束后,4年的时光在景海鹏从未间断的勤学苦练中匆匆而过,等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进入人们的视野时,即将50岁的他赫然在列。过硬的素质、丰富的经验、完美的成绩,让景海鹏顺利入选飞行乘组并再次担任指令长。在执行航天任务中,每天的计划都是满满当当的。由于工作量大,吃饭时间总是一推再推,地面上的领导和专家看到后,提议压缩工作量以保证航天员的营养和休息,但景海鹏和他的战友却说:“上一次太空不容易,试验任务再多我们也要把它完成好,我们不是上来睡觉的!”就这样,景海鹏和他的战友加班加点,做完了所有实验。

“时刻准备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场胜仗。”景海鹏壮志满满地说道。据悉,2020年前后,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即将建成运营,景海鹏并没有闲着,而是投入到了紧张的空间站试验阶段的训练当中。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政党不能没有标杆。以榜样为镜,向榜样学习,朝榜样靠拢,必将在全社会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凝聚奋发进取的磅礴力量,为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保障。

猜你喜欢

景海鹏战神神舟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特战神枪“小个头儿”
战神狂飙
神舟十一号与
景海鹏:三飞太空
“航天英雄”景海鹏小时候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