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40 年的1000封『家书』

2018-06-01雷若彤

中外文摘 2018年11期
关键词:信里信件家书

□ 雷若彤

1978年,父亲调到了长沙铁道兵学院,母亲随同。临走前裘山山和父母拍下了这张照片

父亲去世两年后,信件才被发现

裘山山是在父亲去世两年后才发现这些旧物的。

“山山给爸妈的信”、“小桦给爸妈的信”“山山有关资料”……数十捆信件被旧报纸妥帖地包裹着,细绳子捆好,上面贴着小纸条,注明了如上字样,证明了是谁的信,哪一年到哪一年,清楚、详尽。这全都是裘小桦和裘山山姐妹俩的父亲——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毕业于北洋大学,后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老铁道兵亲手收藏整理的。

2013年8月,裘山山的父亲去世。由于心灵的伤痛,父亲走了两年后,裘山山和姐姐才去彻底整理他的房间。“这些信件都装在一个很旧的樟木箱里,满满一箱”,裘山山说,虽然并不意外父亲会保留并整理这些家人的信件资料,但当第一次直观地看到这些旧书信,内心还是被震撼了。她描述那种感觉为“很感动、也很悲伤”。

裘山山看到信件旧物之后,即刻拍了几张老信件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引起了很大反响。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被深深感动了。有的人说,他的父母也为他保留了早年的信件,只是没我那么多;有的人说,很遗憾自己的父母不会写信;还有的人说,因为没有和父母分开的经历,所以没有书信往来,许多和父母的互动也没有留下。

最终,在朋友和出版社的支持下,原本没有这个念头的裘山山,决定开始整理这些信件,18个月后得以出版。

最极端的时候,一家四口分散在四个地方

裘山山的家庭似乎在她还是个孩子起就一直处在分离的状态中,自18岁当兵后,她就生活、工作在部队军营里,一直没和父母在一起,七十年代末到1996年后,她全靠写信才能和父母沟通感情,直到后来装上电话,写信的约定才被每周通个电话取代。因此信特别多,粗略数了一下,父亲保留下来的信有1000多封,光裘山山写给父母的就有510封。

和裘山山离家多年的情况非常相似,作为铁道兵的父亲也是如此,铁路修到哪里,他就走到哪里。所以家庭成员总是聚少离多,最极端的时候,一家四口分散在四个地方。

裘山山不禁感慨“我们的家不是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

裘山山发的第一条关于《家书》的那条朋友圈,照下的照片就是1971年她写给父亲的第一封信,那年,她只有13岁。“那时父亲正在陕西大山里修襄渝线。当时估计是奉了母亲的旨意写的。”裘山山读着那封信,笔触还显得很幼稚。

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和人生际遇,让几十年延绵不断的信件往来成为真实的存在。“除了信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保持联系。所以写信就是唯一的沟通渠道”。裘山山跟记者算了算,她觉得虽然信件总量大,但是时间跨度长,所以可能一星期就互相写一封,也可能半个月才写一封。

她还记得爸爸生前还跟她回忆过那些往事,“爸爸说那时候特别盼望收信,三天两头就看看邮箱有没有山山来的信,如果有,爸妈就会特别高兴激动。”

裘山山透露,在选择哪些年份做进书里的问题上,她也做了一些思考——她只选择了自己青年时代的17年,也就是从1971年到1988年,从13岁到30岁,大约300多封信。

“那之后,我还写了200封左右信,但我决定终止在1988年。因为那一年我30岁,是青年时代的一个节点。集中在30岁之前青年时期的话,整本书会更有主题,因为这个时间段主要是谈学习、谈上进,谈最近读了什么书;我29岁生孩子后,书信内容大部分就是谈孩子,家务事太多了,个人觉得没有30岁之前的那么精彩。”

“父亲就是我们家的档案管理员”

“我们想找什么东西,总是会习惯性地开口问,爸,你有没有看到我的那个什么什么……”裘山山回忆起记忆中的父亲。她从来都知道,父亲是个生活很有规律、喜欢收藏的人,也喜欢收拾。

“我常说他是我们家的档案管理员。他甚至收藏了我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所得的奖状,最早的一张是1965年学校老师自己油印的。我发表作品的所有剪报,和关于我和姐姐的各种消息,他也都一一剪下,归类放好。包括姐姐小桦小时候画的画,姐姐当知青和工人时得的各种奖状、发表的每一篇文章。”不仅如此,连家里人的战友、同学的通信,父亲也都留着。

裘山山发现,一直到2010年之前,如果在报上看到女儿的消息,父亲就会特意剪下来寄给裘山山,不过到2010年之后,就彻底没有了。

“越来越觉得,保留下自己的家书,是一种幸运。”裘山山不禁感慨起来,作为一个作家,她坦言其实自己更喜欢写小说。像《家书》这种非虚构写作其实只是碰上了,而且由于年少时候写的东西总透着幼稚、冲动和生涩,文笔并没有完全形成,还涉及到不少家里的私事,但她还是写出了这本书,因为觉得记录下来是一种责任,才能不辜负这种幸运。

裘山山告诉记者:“也许父亲母亲那么仔细地留下这些信,就是希望我有一天会去整理它们。他们一定觉得,那会对我有用。”

“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的文物”

裘山山的第一封信写于1971年,现在回看这些信件,用她自己的话说竟有种“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的文物”的感觉。“信里头有很多完全代表当时时代特征的用语。后来我当兵、上学、成家立业,个人的命运其实也和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裘山山说。

信件的确勾起了很多往事,读完让她恍然,原来当年是这样的。甚至让她想起了很多具体的细节,“比如我会跟爸妈汇报哪一年涨工资了、加了多少钱;结婚的时候买了什么东西;收到第一笔稿费怎么用的等等,现在读来非常有意思。”

这一年,她在重庆通信总站四营一连长话分队服役。年初,父亲因为工作调动前往长沙,母亲随行。在陕西国棉二厂当工人的姐姐只等春节便可到长沙和爸妈一起过年。

旧报纸捆包的信件

部分信件

可是在军营里的裘山山却没办法回家过年。这一年春节,是她离开父母后第一次在外过春节。

信里她告诉父亲,花钱买了什么什么东西,并且还反省自己花销用度没控制好。她写道“妈妈给我带了两块钱,我光买吃的就用了一块多,这很不好,没有节约闹革命。还有出去才十天,我就经常想家,想妈妈,经不起艰苦生活的考验。”

裘山山说,像“节约闹革命”这种词汇在当年的信件里没少写到,有着浓浓的时代印记。

信里也不光是家长里短,生于50年代的裘山山在许多人生重大的思考和决定上,也会写进给爸妈的信里,“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等时代词汇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她的文字中,她被时代裹挟着,人生轨迹也在慢慢变化。

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在军营中的裘山山看到有机会重新读大学,心里开始特别着急,要求考大学,信里她对爸妈写道“想把失去的夺回来”、“改革开放就要来了,不上大学就要被时代抛弃”。

“那个时候70年代当兵就是最好的出路,我想要考大学,我们领导也不理解,觉得年轻人到部队就是为了提干,以后也可以有个好前程,但我就是想要进校园、重新读书。”恢复高考后,裘山山当时一门心思想上大学,连续要求了3年,终于得到批准可以参加高考。

家书里的裘山山,为考大学拼命努力,她觉得,这样单纯的热忱,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也会有一份启示,“许多90后读者告诉我,他们看了书之后很羡慕我们那个时代,只要认准一件事去做,就有成功的可能。他们也从中汲取了很多能量,这是让我非常欣慰的事”,裘山山说。

猜你喜欢

信里信件家书
天地的信
落叶
My Vacation
与天真的人擦肩而过
给阿姆拍荷花像
一封家书
家书
《家书》
有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