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汽车跑在前

2018-05-30戴鄂

国企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特斯拉新能源

戴鄂

开放有力度

7月1日起,我国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正式下调,其中汽车整车税率降至15%,汽车零部件税率降至6%。

日本共同社称,汽车进口关税从25%缩小至15%,进口车售价降低,日企中以高档品牌“雷克萨斯”为主,2017年出口销售约15万辆的丰田汽车或受惠于此。丰田称,关税下调对象共有13个车型,其中雷克萨斯10种车型售价平均便宜约2.7万元人民币。

整车进口关税下调后,或将引起国内车市价格的连锁反应:关税下调带来进口车价格下调,使得售价25万到30万元的高级合资车部分价格下调,进而导致售价20万到25万元以及更低的中低端合资和自主品牌汽车价格下调,这种价格下调传递效应是依次减弱的。

进口关税降低,消费者购买非国产进口车成本降低,将改善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偏好。部分消费者转向进口车之后,国产车和进口车的消费比例也将改变,促使二者竞争更加充分。

汽车产业开放的另一举措是逐步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6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其中制造业开放是一项重点内容。汽车行业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预计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在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2018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同时指出,将加快落实好汽车、船舶、飞机等行业的对外开放政策,坚持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深化与各国对话交流合作,推动制造业在开放条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特斯拉入华

7月10日,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特斯拉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该项目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标志着我国首个外商独资车企将诞生,成为国内汽车产业开放的第一步。据上海市经信委透露,该项目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中国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场,国产化之后价格有一定优势,需求有望上升。特斯拉将为上游供应商带来更大规模的订单,与特斯拉配套的零部件商将直接受益。若特斯拉选择采购中国的电池,上游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也有望受益。

另一方面,特斯拉入华,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必须要与特斯拉赛跑,在技术、产品等诸多方面同台竞争。结合关税下降,外资进入将使国内汽车行业更加市场化,加剧竞争,优胜劣汰。国内自主汽车产业开始站上世界舞台直面竞争。

就新能源汽车领域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近几年还是主要跟着补贴的“指挥棒”在走,对于消费者需求研究、品牌建设等工作做得还不够,开放有利于推动国内车企在这些方面布局。如果特斯拉在国内生产,预计销售价格会有较大幅度下降,这对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可能带来较大压力,同时也会促使相关车企投入更大资源,提升竞争力。

中德更深入

2017年,中国乘用车共销售2472万辆,其中,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车销量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6%、17.0%、12.3%、4.6%和1.8%。德国是世界汽车强国,而中国是当下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2017年,德国三家车企大众、奔驰和宝马34.9%的汽车销量来自中国。

当地时间7月8日,在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成果中,双方签署了汽车领域一系列经贸合作项目。

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签署谅解备忘录,一汽和大众将成立两家新的合资企业。同时,江淮汽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西雅特品牌三方将共同成立一座研发中心,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车型、车联网及自动驾驶技术,以及配套的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新的研发中心计划将在2021年正式建成。

7月9日,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华晨汽车集团与宝马集团就双方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长期发展,签署了一份框架性协议,华晨宝马将继续扩大投资和生产:到2019年,华晨宝马的整车产能将达到52万辆;到2020年,BMW品牌核心产品系列的首款纯电动汽车BMWiX3将在沈阳投产,这款产品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将出口到全球市场。

7月10日,长城汽车与宝马汽车也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将在中国成立一家新合资企业,生产MINI电动汽车。合资公司规划了标准年产能16万辆的国际先进整车工厂——这是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也是长城新能源汽车迈向国际化的桥头堡。

中德企业在汽车零部件之间的合作,也渐入佳境。我国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宁德时代将投资2.4亿欧元,在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这个新电池生产基地制造的产品,将为宝马、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全球知名车企配套。同时,宝马还将采购宁德时代价值40亿欧元的电池,宁德时代的中国工厂会获得其中的25亿欧元订单,德国工厂将获得15亿欧元的订单。

此外,新势力造车企业蔚来汽车与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成功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将在传感器技术、自动驾驶、电机控制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展开重点合作。

聚焦北上广

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产业布局规划来看,其支柱产业均有汽车产业的身影。目前,欧美车企大多集中于上海,日系车企重点布局广州,韩系和部分德系车企则聚集于北京。在新一轮扩大开放的背景下,汽车产业已经走在前列,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正在掀起新一轮外资争夺战,成为外资车企布局的滩头阵地。

7月10日,就在特斯拉工厂落户上海的同一时间,上海市委、市政府围绕对外开放召开相关会议,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20项任务、100条举措。其中,将汽车产业单独列出,明确表示鼓励外资投资先进制造业,争取外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以嘉定、临港等汽车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吸引世界知名外资汽车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及高端整车项目,支持高性能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部件配套项目落地;按照国家部署加快取消汽车制造行业外资股比及整车厂合资数量等的限制。

在与上海临港签约结束后,埃隆·马斯克奔赴北京,并受到北京市政府相关领导的接见。根据特斯拉的布局,其生产工厂选址在上海,而总部和科技创新中心将设立在北京,北京研发中心将承担研发、创新、销售、服务等多项职能。

北京在今年上半年同样出台了利好政策,鼓励优质外资企业落户。按照北京市《关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意见》,将支持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京落户,鼓励跨国公司研发设计、财务结算、集中采购、国际营销、通关服务、资金集中运营等板块在京实体运营。

据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公布的数据,2017年北京市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651家,完成全年任务的130%,同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9%,一升一降显示出政府对不同产业的态度。本轮产业转移中,汽车领域也是工作重点之一。作为北京制造业中的领军企业,北汽集团对自主品牌业务进行了调整,绅宝的北京生产基地将转让给北京奔驰,绅宝的生产外迁至广州和株洲生产基地。另有消息称,北汽福田怀柔工厂也将适时外迁。

在国家提出进一步扩大开放,放开新能源汽车合资股比限制后,广东省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对在广东地区设立总部、研发基地的外资企业提供土地保障和财政奖励。明确规定,2017年到2022年,外资企业在广东设立的超过3000万美元的新项目(房地产业、金融业及类金融业项目除外)最高提供1亿元的资金奖励,同时鼓励跨国公司在广东地区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制造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而在创新研发领域,还将提供额外的资金奖励。

北上广对汽车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对外资车企的争夺上,在近两年新造车企业的布局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工信部注册的新能源车企数量已经高达500余家,既包括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也包含新造车企业。通过整理发现,这些新造车企业的生产基地布局大多集中于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其中,在长三角布局的企业数量较多,投资规模较大。

近两年,发展高端制造业一直是一线城市的重中之重,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和营销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而成为北京和上海爭夺的对象。

机遇加挑战

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并且每年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无数汽车品牌都垂涎于这一市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乘用车销量占比已达到40%以上,部分自主品牌开始推出高端产品与合资品牌正面竞争。适当降低关税,取消外资股份比例限制,这对国内整车厂商成本控制、产品竞争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车企将开启新一轮优胜劣汰。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已经结束,将有望进一步促进汽车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僵尸企业”面临大力度整治,龙头企业将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具有全球竞争力、盈利能力突出的整车企业有望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征求意见稿明确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企业投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节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领域,电动智能相关零部件企业将充分受益,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结构性增长是未来几年重要的成长股投资主线。

从国内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比较乐观,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厂商在世界市场比较有竞争力。

中国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占据全球一半市场。市场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在蓄电池、电机、整车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完成41.3万辆和4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4.9%和111.5%。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局面,加上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为全球汽车厂商提供广阔商机的同时,也倒逼这些车企加速在华布局新能源汽车产能,努力抢占市场份额。虽然中国一些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发展基础并不牢固,依旧存在研发能力不足、制造水平有待提升、高端产品不多、政策依赖性强等问题。特斯拉等全球汽车巨头进军中国市场将引发鲶鱼效应,将改变当前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生态,同时也为中国车企创新突破提供更好的参照体系,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更高层次的竞争。

进口关税下调、整车企业股比放开都将加速中国汽车市场的全球化,加大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推动行业整合发展。而新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淘汰落后产能,使新建产能向优质龙头企业集中,并且提高新能源汽车进入门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有序化发展。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特斯拉新能源
特斯拉Model S Plaid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出车祸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发布的特斯拉Model 3你会开吗?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