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儿童社会工作的实务探索与反思

2018-05-28刘洋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实务社工亲子

刘洋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活节奏急剧变化,“双流”儿童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而“双流”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差异,区域儿童社会工作就是根据本土的特色和实际状况而进行的专业服务活动。本文主要阐述了针对铜鼓地区的情况以及资源状况进行的实务探索工作,并从实务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与分析问题,提取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并提炼,在实践中进行专业反思。

关键字:区域儿童社会工作;双流儿童;团体工作

一、概述

当前我国对儿童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双流”儿童问题的重视。而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融入地区更多的元素,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供其创新。不同地区有着天然的与社会历史的条件,儿童社会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与条件下更能突出区域性的特征。

当地的人文环境也是区域儿童社会工作的元素之一,但是儿童社会工作本身的专业方法与技巧是需要根据儿童本身的特点适当的运用。根据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这个时期的儿童面临着勤奋与自卑的冲突,就此我们通过个案、小组以及社区活动激发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儿童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人生任务,而他们的成长环境影响着认知的形成、行为方式等,但是在開展夏令营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儿童都有着自身的优势,而他们的父母并没有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特长,往往都忽视对儿童的关注。

二、区域儿童社会工作实务

(一)实务探究与发展

在家庭生命周期过程中,处在不同阶段的家庭功能发挥的强弱都不同,因此,儿童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化的发展也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需要维持在多种方式互动的基础上,对于父母来说,他们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下,对儿童的关注与支持变得愈来愈少,儿童的心理上难免会出现偏差。同时,我们在亲子情感交流活动中设置了亲子沟通环节,以“忆幸福时光”和“摆沟通困惑”等游戏治疗的方式清除家庭主要成员之间遇到的沟通障碍,进一步缓解亲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家庭是属于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家庭关系的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情感交流方式、家庭成员的互动频率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儿童的成长需要外界的帮扶以及家庭其他成员的关心与支持,此次活动在开展之前是招募了大量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有着自身的特长和热爱公益事业,参与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而且他们本着爱故乡的理念,致力于乡村建设以及社区营造。儿童的成长需要不同类型群体的相伴,“社工+志愿者”模式的运用带给儿童更多的是行动与改变。情感的需求是每个儿童必备的,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初级群体即家庭的关爱,儿童早期心理上受到的创伤会对他们产生许许多多的隐患。

儿童自我意识也在发展中,对很多事物都非常的敏锐与感性,而这次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儿童的识别情感强烈的能力,同时,亲子情感交流社区活动内化了其他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活动实施全过程采用互动交流以及游戏治疗的方式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广泛采用倾听儿童的心声以及父母的感言等方式加深场面浓浓的气氛。亲子互动旨在让儿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力量,给予儿童心灵上的慰藉。

(二)“三社联动+政府”模式

关注留守儿童以及流动儿童,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给予支持,其中就包括当地的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以及社工等,也就是“三社联动+政府”模式的运用到当地的具体实际中去。在社区建设萤火虫之家是帮助家庭处境不利儿童回归社会、回归社区和回归家庭,这不仅是儿童本身的回归,而是需要重构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完备的社区服务以及多元的社会支持。萤火虫之家活动是建立在社区居民的认可以及支持的基础上,不仅具有回归家庭的意义,而且发挥着点亮儿童心灵的作用。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专门对不同类型的儿童进行个案辅导,了解他们的处境以及行为表现,从中不断的发现儿童心理上是受到扭曲的,他们长期是缺乏心理抚慰,需要精神上的鼓励,以全新的面貌、自信的姿态面对他们将要经历的生活。针对该社区儿童的状况进行特定活动的设置,不仅是本地区儿童的需要,也是把儿童社会关注推向更高层次的要求。区域儿童社会工作的关注焦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儿童本身的适应性问题,另外一个是就当地的条件与活动情景而言。儿童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经历不同的生活变化,而社工需要做的服务就是增强儿童的适应当前生活快节奏的能力,也需要就当地的实际情况,策划出适合当地儿童的小组或者社区活动。但是在开展萤火虫之家活动之前,社工需要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基础性的技巧以及理念,同时,志愿者掌握儿童发展的生理机能、心理人格发展特征等知识很关键,因为这些都涉及到整个活动实施的成效。

三、专业反思

在开展儿童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是受到很多条件与因素的束缚,而社工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儿童进行个案管理、小组以及社区活动。但是社工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儿童是一类非常敏感的群体,尤其是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也就是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值得重视。而游戏互动治疗模式对于儿童这类群体非常适用,但是我们需要深入的挖掘儿童潜在的需求,不能单纯只是游戏本身,毕竟儿童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影响了他们初期的情感与认知。

区域儿童社会工作在铜鼓地区的实务探索是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经验积累,并进一步提升为一种理论模式。但是社工在进行实务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实务探索与开展工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的问题与困难,例如社工在具体的实务操作过程中技巧运用、在活动中对儿童的观察不够敏锐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在实务中不断的提炼自身的经验,进行总结与专业反思。

参考文献:

[1]韩姣.积极推进我国儿童社会社会工作的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2.

[2]刘玉兰,彭华民.嵌入文化的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理论与实践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谢文媛.浅析留守儿童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

[4]颜科建.构建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支持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9.

[5]于卉.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过程研究[D].南京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实务社工亲子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A Social Crisis
居住权登记 实务分析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