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培育

2018-05-28代晓康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培育核心素养

代晓康

摘要:随着如今社会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主题,全方面发展综合性人才成为了社会的必须趋势,小学数学教会的扩展性思维和开放性逻辑思维模式在一个人最初的时候形成核心素养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教师在数学教育中积极传授培养核心素养,以下是本人三点浅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育

1、首先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人类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我认为是兴趣。有人说,这是一个人不会累的永动机,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旦这是他感兴趣的事情,那么他肯定是非常乐意去做的,无论这件事是轻松还是艰难。所以学习也是一样的,在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需要的是一种轻松地没有压抑的思想环境,只有在宽松的课堂氛围内才能产生创新思维。我们作为学生的启迪者,希望我们的孩子作为一位知识的探路人去前进的。我们的学生和老师是一种半命题,也就是说我们是开放式的学与教学模式,而不是耳提面命。我们希望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我们的老师平易近人,我们的学生开朗乐观,思想活跃,用于开拓,乐于创新。我们愿意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做教育。

从生活中激发学生的乐趣和接收点,便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启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我们是要作为学生的伙伴去一同学习,还是作为课堂的主人填鴨式教学?这已经是不用在进行的讨论了,我始终相信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聪慧的,愚笨的,笨鸟先飞的、大智若愚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一视同仁,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只有在兴趣中学习才不是枯燥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课堂模式的多样性,更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这对于我们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2、主动探究,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从生活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营造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价值,并和数学融为一体。在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新课标的核心思想相一致。其次,教师应努力转变角色,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例如,针对小学生比较依赖具体的素材,具有较弱的抽象思维能力的特点,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比较简单的或者是学生熟悉的几何图形为着手点,使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以此促进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更深刻的认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通过问题和具体的案例,对结论主动探究。例如,“三角形”具有哪些方面的几何特征?能够得到哪些结论?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深刻的体会数学的价值。

3、理论联系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实际生活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基于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教学“圆的初步认识”时,可遵循以下步骤操作进行。让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在场地中央一面插上一面小红旗,一声令下,所有学生跑去夺小红旗。教师在提出问题:为了对游戏的公正性提供保障,如何才是最合理的排列?学生在做中学,对原来的知识经验进行迁徙,并对新的知识体系进行构建。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对数学的应用价值真正发展和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4、在乐趣和过程中培养素质

我们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为了我们的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非逃避。我们希望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去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去思考问题,用这种严谨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去体验生活,过好生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数学头脑”,主动地将数学思维带入生活。而我们小学数学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核心素养所存在的,对于小学生来讲,建立这种从无到有的思维习惯是非常难得,所以我们循序渐进,由简入繁,从看似弱智的问题开始慢慢建立起强大的数学体系思维习惯。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深入,将数学思维方法渗透发展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中去,形成有效的思维体系,使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充分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生活学习中。感悟数学思维,是我们教育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探索精神,这也是在我们教学中的目的。在这种静水深流式教育方式中,看似是在培养数学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实际我们是在培养他们严明缜密的逻辑思维。

结论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树立整体的教学观,从自身做起,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建立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科教学体系,既注重学习显性知识,如数学的法则和法规等,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背后无形的核心素养认真领悟。教师需要在每一节数学课与课外作业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对人本化空间进行拓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明扬.谈谈小学数学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2016(20).

[2]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

[3]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培育核心素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