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音乐课堂“互动起来”

2018-05-28陈苏萍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多样化互动教学小学音乐

陈苏萍

摘要:小学音乐课程本身也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艺术性学科,音乐的音响韵律能够塑造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通过音乐可以有效地宣泄自己的思想情感,尽情地倾诉自己的百态心声。在当下的教育中,要正确认识到音乐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地位,是其他德智体美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是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然而,纵观现在音乐教学现状,绝大多数都处于形式上的应付式教学,音乐教学无法发挥真正教育意義。要改变这一局面,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认识到音乐的意义,及时地改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弘扬学生们的个性,做到师生互动,创造和谐的互动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互动教学;多样化

音乐课作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育中或多或少地发挥着它的优化作用,而对正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课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它在教学中的问题却依旧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够积极主动,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这势必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明显,师生之间互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音乐课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的理解与渗透。因此,在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有效的互动是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的,环境虽然不是影响学生情绪的决定性因素,但依然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首先,教师要面带微笑,放低姿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打成一片,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能够轻而易举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并结合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其次,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充分的空间,让每一名学生都融入课堂中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何不因势利导,让课堂充满乐趣呢?例如,在讲授四年级的《四季童趣》时,我在黑板上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幅画面,将学生划分了不同的小组,由学生随着音乐来表演四幅画面中的场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季节的演唱,并积极指挥学生随着音乐律动,和学生一起快乐地演唱。孩子们的模仿力和表现力都很强,每个人都十分活跃,对这节课的印象也格外的深刻。

二、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

教师运用互动教学法,不仅应当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当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力求小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实力均衡。其次,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给学生布置合理的小组任务,让小组成员一起交流讨论、合作解决。最后,教师应当选择小组代表发言,讲述本组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以及最终结果,之后由教师进行检验、评价与总结。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三、巧妙的课堂提问

音乐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问是一门艺术,要运用得好,让它受益于课堂教学,关键就是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灵活运用。我们常说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多种方式组织与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用语言引导。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问题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例如,在探究《野蜂飞舞》这一课时,让学生们边听音乐,边积极动脑想想会有哪位小动物到来,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们的思想一下子就打开了,有的说:“是蜜蜂,它们飞的时候会发出嗡嗡的声响”;有的说:“它身体后边有刺”……这个时候,学生们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自己想象的场景,在轻快的歌声中表演起来了。这样的教学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又使得对歌曲的深入欣赏、学唱和表演更加顺理成章。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不妨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实现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成为游戏中的一员,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例如,学生都很喜欢做《听歌猜歌名》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教师来演唱,学生说出是哪首歌曲,比一比谁的反应快,记得比较扎实,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来唱,其他同学猜的形式加深学生间的合作协调性。与此同时,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展开竞赛,借鉴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方式,使游戏更富有挑战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更在游戏中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围绕音乐学科审美特征,促成课堂的有效互动

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意象的流动性、感知过程的听觉性、内在情感的直接性、审美创造的再现性,艺术欣赏的理解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感觉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适合的表演手段,通过音乐表演表现内心的情感。在音乐课上,我们不但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且还要好好的利用这一特征促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总之,教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和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和谐平等的沟通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音乐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冬云.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打造快乐互动音乐课堂[J].文理导航:下旬,2014(3).

[2]董倩.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探究.《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年7期.

猜你喜欢

多样化互动教学小学音乐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