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课程创新建设的研究

2018-05-28姜林枫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网络课程

摘要:为提高学生学习《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主动性,促进课程内容学以致用,本文围绕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单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和教学评价八个维度研究了网络课程的创新建设。

关键词:创新维度;网络课程;模块化教学单元;开放式实验;过程化考核

一、引言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科学的进行数据的组织、处理和应用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为此学好《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这一课程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意义。但是,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1)学生缺乏主动性。例如课堂玩手机;实验玩游戏;作业互相抄。

(2)学习内容与应用脱节。例如:知识结构陈旧,缺少前沿知识补充;教学内容轻数据管理、轻应用分析,重命令格式和语法,重编程技巧等。

(3)缺少学生主动学习的全天候平台。由于学生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后时间是碎片式的,所以全天候学习平台的缺失,导致学生很难利用碎片式的学习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这必然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建构,最终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建设《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创新课程,打造服务学生的全天候学习平台,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信手拈来的资源和机会,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课堂内容的系统建构,最终促进教学内容的学以致用。

二、课程建设的创新维度

1.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引领

传统的教学是以老师为中心,而实际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本领。我们将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2.教学单元的创新:以模块化的结构来组织应用型教学单元

(1)按模块化原则重构教学内容。

模块是一个知识结构体,应该按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模块,而不是教材章节内容的简单叠加。对于《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这门课而言,如果将教学内容组织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综合素养和创新教育四大模块,那么每一模块应该是相应知识点的封装。

例如,对于“基本能力”这一模块,应该围绕着“数据库的设计”这一教学内容,将基于象设计器的设计方法和基于SQL的设计方法放在一个知识模块中来组织教学内容,而传统的教学组织,人为的将这两种方法的教学内容分布在两个章节,从而割裂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管理,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建构。

(2)以应用为导向,凝练教学内容。

在模块化的教学单元中,应该以场景应用为导向,将教学内容的各个知识点有机的组织在场景的各个应用点中,并基于应用来凝练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的创新:以出口为导向,重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打破传统的教材驱动的教师选择机制,建立应用驱动的学生选择机制。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选择的内容,将知识点有机的组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教育四个模块,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创新教育的学习中来。

4.教学方法的创新:以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程的教与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知识导向式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以解决问题作为知识传授的目的,注重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顶天立地”,即知识和理论“顶天”,实践和应用“立地”。

5.教学手段的创新:以移动互联的网络课程平台来提供自主学习的手段移动互联网络平台的建设要注意一下四个问题:第一,网络课堂要贯穿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后作业、辅导答疑、自主学习、考核评价以及沟通交流等各个教学环节;第二,平台应该部署了课堂教学、实验指导、模拟考试、教学软件和数据等大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第三,给师生互动教学提供手段和工具;第四,拓展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教師服务学生提供更好的抓手。

6.教学模式的创新: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数据库课程内容讲授方面,采用的是先授课后上机实验的模式。由于讲授内容多,实验又有一定的延时,许多学生到上机实验时已经忘记了老师课堂上讲课内容,无法高效率的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有的甚至完不成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必须改革这种讲练分离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一体化,将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有机的组织在一起,以理论指导实验,以实验巩固理论,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融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建构。

7.实验教学的创新: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

应该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实验教学组织体系中引入开放式实验,并打造基本能力训练、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教育这三个不同的实验层次。基本能力训练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按照指定的规程完成实验任务;综合素质培养以开放式实验教学思想为指导,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专业应用为背景,学生自选课题独立解决简单数据库业务问题;创新教育以程序设计和对象设计为核心,鼓励学生采用这种更高级的形式来管理和维护数据库,解决较复杂的业务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式实验教学意味着“任务开放、时间开放、地点开放”,并不意味着教师服务角色的缺失,尽管三开放,但是教师要依靠网络平台提高服务水平,依靠平台,将师生的教与学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8.考核评价的创新:面向过程考核,考、练结合。

考核评价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指挥棒,因此课程创新要在考核评价创新中出重拳:改革以考试结果为唯一依据的考评原则,实行与模块化教学相适应的考、练结合方式,重视过程考核,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锻造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课程考核大多采用试卷考试法,这种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成绩的评判主要以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考试结果为主,忽略了课堂实践、综合实验与创新实验的过程考核,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锻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创新要改革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实施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的机考模式,以考、练结合的评价形式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改革后的成绩结构为:平时成绩(10%)+基础知识(10%)+基本能力(30%)+综合素质(30%)+创新教育(2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出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基础知识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核数据库基本理论;基础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创建、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能力;综合素质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主要考核学生对象设计的能力。

三、结语

尽管建设《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课程的创新维度很多,但重中之重是抓好以下三个环节:应该按照先进、有用和有效的原则,通过“减”,“删”、“并”、“借”、“增”等手段凝练模块化教学单元;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施“组织教学、服务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并同步构建实施包括自学讨论、能力训练及实践实训在内的学生自主学习体系;要发挥考试考核内容与形式对课程学习的导向作用,推行多种形式、多个阶段、多种类别、多种成绩评定方式的综合性考核。

作者简介:姜林枫(1971-),男,山东莱阳人,齐鲁工业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网络课程
高职电子商务运维与管理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物流管理》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云技术在士官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翻转课堂在网络课程项目式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国内外网络课程的模式对职业教育的启发
以行业应用为导向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开发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