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2018-05-28崔丽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载体,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化的衍生、形成,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有着其独有的性质。大学生作为接触使用网络最为频繁地群体之一,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养成带来极为深刻的影响。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即为大学生思政教育者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和技术手段,也为思政教育的健康合理建设埋下了诸多隐患。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建设,需要教育者、大学生、高校、家庭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逐步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宏观环境之一是大众传播媒介,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深远,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网络载体以及依托网络而形成的网络文化。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网络文化,即“网络文化是以网络媒介,以文化为内核,依托发达而迅速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声响和视觉符号等,在网络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现实多元化信息、多样艺术形式的创造、获取、传播、交流与融合,并影响和改变着现实社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它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作用于社会文化,进而影响到他人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征。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和休闲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越来越依赖网络,网络正无声无息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1、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首先,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网络的逐步普及,使得大学生轻松快捷地就能获取丰富的新闻事实和人文科技知识,汲取各种知识,发展和提升自我。通过网络大学生还可以了解校园文化、社会动态、国家大事、风土人情、文化艺术,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动向,进行休闲娱乐、情感交流、问题讨论等,使自己得到充实和提高。

其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可以缓解大学生压力,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现代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如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因此需要一种途径能让大学生得到心理上的宣泄,网络的虚拟性恰恰给了大学生更安全的感觉。

再次,网络文化的交互性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报告会、演讲、社会实践及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进行教育,而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如BBS论坛、电子邮件、学术网站、网上讲座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途径。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1、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大学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阶段,个体可塑性很强,极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网上的消极思想特别是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不良影响,使得大学生转向追求享乐、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了他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人际交流产生不利影响。一些网站为谋取利润,以大量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的内容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文化垃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他们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精神恍惚。

3、网络文化容易使大学生出现不道德行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仅网络信息虚拟,而且网络行为也是虚拟的。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和隐蔽性,人的行为和真实身份对应不起来,这就大大削弱了大学生的道德约束感和社会责任感,严重阻碍了大学生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完善。

四、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既然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那么高校就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其负面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用网络素养。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多了解网络的特点和规律,习惯使用网络这一工作平台,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提高鉴别复杂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帮组大学生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知道如何通过网络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深化大学生对网络的道德认知,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提高辨别是的非能力。可以通过沉迷网络产生重大不良后果的真实案列,敲醒警钟,还可以让大学生自己说一说所见所闻的因网瘾导致的荒废学业的不良后果,使他们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不做无节制的“网虫”。

3、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网站要有积极上进、健康向上的内容特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新时期的要求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注意传授知识与进行教育相结合,思想工作与生活娱乐相结合。积极推动教育信息资源化建设,让学生足不出校,便可获取所需的全部信息。

4、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生活是潜移默化的,加强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对预防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鼓励大学生开展以网络道德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如专题知识竞赛、讲座、辩论赛等。

5、加强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首先得教会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对他们的上网时间加以约束和规定,加强家用电脑的控制,并引导他们从网上获取有益身心发展和學习的网络信息,而不是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总之,网络的发展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不可阻挡,而且会逐步强化。我们应当客观的评价网络文化的利弊,网络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有其积极的作用,应当充分发挥它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兆祥,利用网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2]谭建平,陆祉亦.以幸福观教育为取向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

[3]吴明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探析[J],才智,2010.

[4]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上开幕式上的讲话[N],2000.

作者简介:崔丽(1982-),女,江苏扬州人,江西工程学院思政部讲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