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

2018-05-28柴竹军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事务管理事务专业化

柴竹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凸显,高校学生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提高。学生工作领域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西方的相关理论成果被介绍到我国,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认同。 “学生事务管理”理论成为我国学生工作研究的理论参照。“学生事务管理”一词是西方学界惯于称谓的范畴,在我国通常等同于“学生工作”这一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并非完全一致,虽然内容有交叉,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从功能上说,学生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都包含教育、管理、服务的内容,我国“学生工作”这一概念更强调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学生事务管理”则突出其服务功能。

一、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历程

学生事务是指通过管理和服务,将教育功能隐形地贯穿于管理和服务的具体事务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

根据学生事务管理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工作重点是“管人”。这一阶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和管理。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工作的重点既包括“管人”、又包括“理事”。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生工作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逐步由集中管理转向综合式管理,学生管理工作从管学生向引导学生转变。

二、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孔军教授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分成了八个方面:①促进学生学习,②服务学生生活,③提供助学资源,④发展学生能力,⑤关注特殊群体,⑥开展咨询辅导,⑦规范学生行为,⑧其他事务。结合我在大学的这几年生活,我认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大致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党团和班集体建设、学风建设,二是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三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五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六是校园危机事件应付,七是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八是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是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发展的主体性诉求。辅导员作为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为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现实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一方面要依托双重身份的政策优势,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实现内外兼修;另一方面要积极应对挑战,通过解决学科建设、行业组织建设、高校系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高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只有以科学发展的态度面对历史机遇与挑战,积极推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才能最终形成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独特的职业地位,实现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职业目标。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同时还承担着道德教育、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组织管理、社团实践等工作,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基础作用。 因此,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如何提升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加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培养的学科建设;第二,增进学科的组织活力和层级交流,发展同行评价制度;第三,加强行业组织的行政领导;第四,加强基础建设,扩展职能,制定标准;第五,以明确的岗位职责为基础,建立全员育人机制,体现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性;第六,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相关政策规定的法律位阶,为职业化发展提供刚性的法律保障;第七,辩证认识双重管理和统一管理的关系,加快专业化发展;第八,建立学历培训的灵活机制,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助力;第九,重视国外短期培训和国外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扩展国际化视野;第十,增加荣誉性奖励措施,奖优罚劣,明确管理主体和资源投入,促进专业化模式的健康发展。

四、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等发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现实存在诸多不适应。我认为主要问题有这个方面,第一,过分强调“政治导向”的体制和机制,弱化了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功能;第二,过分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抑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第三,高耸型、层级多的党政共管型学生管理组织机构,决定了信息沟通不顺畅;第四,注重权力而忽视法规,使得学生事务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强;第五,非专业的学生工作队伍,导致了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五、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为改变这种局面,要改变过去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构建以综合型、服务型为特征的学生事務管理模式。同时,还应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法制化的工作意识,积极培养一支适应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模式的学生工作队伍。这样,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设良好条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如何解决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构建“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增强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的意识;第二,构建“扁平型”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扩展管理宽度,提高信息响应速度;第三,完善学生事务管理的法律、法规;第四,开设学生事务管理专业,促近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

六、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启示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是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科学探索,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有自己的独特知识性质和实践功能。这种特殊性与特定国家、特定时代的专业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契合度。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既是一个理想目标,也是一个建设过程。作为努力目标,要着眼未来,长远规划;作为建设过程,要立足当前,努力推进。 为此,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抑或是高校,要把专业化的理念,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周密的制度体系,可行的操作措施,落实到具体制度中,渗透到现实环境中,真正促使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逐步由抽象变为具体,从理念走向现实。

参考文献:

[1]黄晓波:《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与辅导员核心能力构建》,第1页。

[2]朱炜:《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启示》,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第152页。

[3]张晶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第104页。

[4]黄晓波:《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与辅导员核心能力构建》,第6页。

[5]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第230页。

猜你喜欢

事务管理事务专业化
完善机关后勤保障促进机关事务管理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针对基于B/S架构软件系统的性能测试研究
一种Web服务组合一致性验证方法研究
以主体性思维成就内生式管理
管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