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训课形式探究与应用

2018-05-28沈廷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组织形式

摘要:实训课是高等职业院校特色授课方式之一,课堂组织形式和驱动形式上的倾向性,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有效性。该文以JAVA实训课程作为样本,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同类型课程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实训课设计;JAVA;组织形式;驱动形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9-0142-02

Abstract:Training class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method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tendency of organization and driving form in classrooms directly affects the validity of the class. In this paper, JAVA training courses as a sample to explore the above issues, is hoped helpful for the same type of class.

Key words:Training class design; JAVA; organizational form; driving form

1 引言

隨着工学一体化思想的引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1-2]。实训课逐渐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特色授课方式之一。[3]它和传统的大学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但也和本科院校的实训或者课程设计有不同之处,它是一门具有独立学分,且学时足量的独立课程。如何让实训类课程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4],则成为了焦点问题。初始阶段,实训课在组织形式上多采用独立完成,在驱动形式上多采用功能模块实现;发展和成熟阶段,组织形式逐渐倾向于分组[5]完成,驱动形式逐渐过渡为项目驱动[6-7]。因为分组形式和社会就职岗位协作相一致,项目驱动也更符合实际工作包完成过程。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分组后部分学生不再参与任何环节,项目化后部分学生因知识域欠缺或技能掌握不够好而无法顺利完成。

2 问题分析

那么,需要将组织形式和驱动形式回退么?我们可以此问题进行分析。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初始阶段,高校多采用沿用本科教学的模式。实训仅仅作为一门课程的一个部分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领会。而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是需要人人掌握的。所以,独立完成和功能块的实现是符合当时的理念的。但是发展和成熟阶段,热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优秀的外国经验逐渐引入到我国,如工学一体化。由此,分组形式和项目驱动快速融合到了职业教育中,尤其是实训课中。恰恰是新引进的课程方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学生可能全程不参与任何实训环节,因为小组总有人能搞定所有;学生可能受困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深知无法完成项目而放弃。

回归问题,分组完成和独立完成、项目驱动和功能块实现,如何取舍呢?此处可以借鉴管理学风险分析原理[8]进行梳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分组的好处在于锻炼团体协作能力,增强团队精神,会引起部分成员全程不参与;独立完成可以让学生技能有效锻炼,巩固知识体系,有可能导致基础较差的学生直接放弃;项目驱动形式,让学生更系统化了解关联型知识架构的实际应用,有助于整体技能提升和巩固,但涉及技能领域广,用时长;功能块实现,技能训练较单一,易于操作和训练,但对学生技能全局观促进程度小。在实训课程开始之前,需要根据实训课的目标、前驱课程、后继课程等因素巧妙设计课程过程,让图中的劣势区域面积尽可能小。

3 设计

以JAVA实训课为案例,进行课程设计。该实训课前驱课程为JAVA编程基础、软件工程、UI设计、软件测试技术和JAVA可视化开发(直接前驱课程),后继课程为Android开发。学生需要巩固的知识技能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能够进行可视化开发,有一定的UI设计意识,能利用软件工程思想设计系统,能进行合理的测试。经过该实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岗位的技能。

任何课程一个好的开头,是很重要的。如何让学生对该课程有意向进一步接触和探究呢?结合JAVA实训课的内容和主旨,可以在视觉感官上进行引导。例如,使用公众号、JAVA C/S或JAVA Web方式引起学生注意,告知学生利用JAVA可视化开发能够达到这样的呈现效果。

鉴于分组形式自带锻炼写协作的优势,能让学生在校园内提前接触和适应社会岗位团队合作。选定组织形式为分组。同时,驱动形式主线上为项目驱动,保留其特有的优势。

为了降低学生因小组存在能手而完全不参与的概率,此处设计了兴趣爱好分层组队模式。它是指按照现有的实训课程内容划定指向性兴趣爱好列表,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1~2项,分组时尽量确保每个小组,囊括不同类别兴趣范围的小组成员,但每两个小组成员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兴趣范围重叠,并且进行技能领域实施中,具备重叠因素的成员也是组队完成。它能有效避免某个成员在任务进行中完全不参与的情况,还能在某个成员因客观原因间歇性离开团队的情况下确保任务正常进行。例如,JAVA实训课程,映射的兴趣范围包含:找茬游戏、迷宫游戏、打交道、建模、编程、运动裁判、整理书籍、货物清点、文字撰写。这些兴趣范围对应了项目驱动的各个方面:选题风险分析、可行性研究、软件设计、项目管理、实施、监理、测试、验收、总结。如图所示:

为了避免项目驱动引入的知识技能领域广导致学生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可以参考管理学的任务分解原理,将任务包按照一定时序线索的方式,分解成功能相对独立的功能块。让学生易于上手和实践。由于整个项目沿用分组的形式,每个成员的分工覆盖到不同的功能角色维度,所以在项目完成阶段,小组整体的全局技能提升会显著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目前有两种时间分配形式:按照学分周进行和分散到学期教学周固定时间。这意味着JAVA可视化开发实训任务周期较长,学生在组队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客观原因引起的离队情况。但整个项目进展有需要正常保持,所以分组时引入的兴趣重叠的原则发挥了效果。例如,即使某个小组的项目管理人员临时有事离队,与之有重叠兴趣分为的成员因项目管理是两人一起协商进行,所以能在改成员不在场情况下,确保项目进度。原理如下图所示,1组内假定包含4个成员A、B、C和D,选定的项目所需技能域包含a、b、c和d,其中每個成员具备2种技能,某一环节技能实施过程中具备该技能的成员自动内部成组协作完成。

4 结论

经过上述JAVA实训课程的过程实施后,所属班级的3类评价源进行了抽样反馈,分别是继续学学后继课程的学生评价、后继课程的同行教师评价和参加实习的学生。汇总信息主要包含:协作能力有效提升,明白在校学习这些知识技能的原因,自主参与感增加,更有意向从事相关岗位,了解到软件开发不仅仅局限编程,能提前设计职业规划。但是本JAVA实训课程设计也有一定的可行度支撑,例如前驱课程至少能达到文中提及的大部分,教师也需要具备足够广度的领域技能。

参考文献:

[1] 张勇斌.职业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行[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3):67-70.

[2] 沈廷杰,江瑞,沈玉笛.高职互连设备课程的工学一体教学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8):132-134+136.

[3]朱晶,王国明,刘志臣,等.“教学做评一体化”电类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4):32-36.

[4]丁一,徐峰.分组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3):136+138.

[5]张跃.以项目为导向的创业实训课程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6):199-202.

[6]黄辉.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36(03):124-128.

[7] 冯林,郑薇薇.“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创新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57-59.

[8] 徐勇戈,杨渊博.技术复杂型建设项目进度风险分析[J].价值工程,2017,36(11):8-11.

猜你喜欢

组织形式
电类实验课程的有效组织形式和方法讨论
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