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科技增效益—记新型职业农民杜旭

2018-05-28

农业知识 2018年18期
关键词:富山大樱桃烟台市

杜旭,1964年出生,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新福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普遍农民。自2014年开始,在省市区三级农广校的大力支持下,杜旭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模式。如今的他,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农场主,并不断的影响着周围的农民,和周围农民共同走向了致富之路。他先后被牟平区政府、烟台市政府、山东省政府授予“牟平区科技能人”“烟台市乡村之星”“齐鲁之星”等荣誉称号。

苹果是烟台农村的主导产业,花期人工授粉是确保苹果高产、稳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人工授粉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为减少劳动投入,杜旭率先引进了壁蜂,并应用于果树生产,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带动农民共同致富,2009年,他又成立了“烟台市牟平区福泽壁蜂专业合作社”,每年为社会提供壁蜂茧1000万枚。自壁蜂专业合作社创建以来,现已发展社员126户,通过回收壁蜂,为农民致富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果业生产管理技术上积极引领社员采用“起垄沟灌”“果园生草”“平衡施肥”“大樱桃防雨防裂果设施栽培”“壁蜂授粉”等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了合作社社员果园的总体管理水平,果品质量和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合作社社员经营管理的果园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大樱桃果个大,表光好,糖度高,年平均为合作社社员增加经济收入10000元以上。

随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从事农业生产人员越来越少。他看到土地规模经营是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土地流转承租了10公顷土地,于2015年12月成立了“牟平区增富山家庭农场”。为了区别于过去的粗放型经营方式,杜旭高标准建设起占地4.67公顷智能化现代苹果栽培示范园,3.3公顷优质大樱桃示范园,2公顷苹果、大樱桃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并率先引进矮砧集约栽培模式、高纺锤形整枝、物理和生物防治、肥水一体化等技术。同时,实现了果业生产的机械化,为当地果业的发展提供了典范。

自打当了家庭农场主以来,杜旭经常到全国各地考察,哪里的家庭农场办得好他就往哪里去,学习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有同行向他建言,可以把家庭农场注册成商标,再把苹果、大樱桃这些产品都打上“二维码”,有助于扩大知名度。杜旭采纳了这一建议。从此,“增富山”品牌产品伴随着杜旭家庭农场销往全国各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杜旭家庭农场的产品还被京东商城的几家公司看中,成为京东供货商。

善于琢磨,是杜旭的一大人格特征。他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科技意识较强,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为节约生产成本,在通过对壁蜂生活习性的细致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他发明了具有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的新一代壁蜂巢,并获得了国家新型发明专利,这是他获得的第一个专利。现如今,杜旭发明的新一代壁蜂巢已推广到全国各地,并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推广面积已达1333公顷,仅此一项年可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180余万元。为降低喷药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他又在喷药装置上进行了改造,发明了一个新型喷药装置,2016年又获得了一项国家新型发明专利。

杜旭现在已由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学员,成了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牟平分校的特聘讲师,并在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向农民传授技术和创业经验。自2015年以来,增富山家庭农场经常有人来参观学习,成为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牟平分校的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在当地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富山大樱桃烟台市
《灌木丛篁图》
大樱桃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GA3和6-BA处理对大樱桃枝条生长的影响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大樱桃早期丰产的促花措施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老奶奶的汤匙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王富山的个人英雄主义
升级·蜕变:富山宣布品牌战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