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公众网络舆论参与的建议

2018-05-26李显雅

财税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网络舆论有效措施

李显雅

摘 要 在新兴媒体的生态环境下,传统媒体舆论日渐式微,随着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参与舆论情绪的日益高涨,网络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议政论政、民主监督最为快速便捷的渠道,网络逐渐成为舆论传播的主要阵地。本文通过对南昌市民的取样调查,分析社会公众网络舆论的参与特征,结合网络实名制措施的提出及施行,对我国网络舆论发展现状给出全新的归纳诠释,以便对网络舆论给予适当的引导。

关键词 社会公众;网络舆论;有效措施

一、对政府机关部门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宣传

网民网络道德对于净化网络空间,抵制网络暴力,引导网络舆论有着重要作用。要提升网民的道德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制定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是提升网民道德水平的最基本保证,是对网民在行为规范方面的最基本要求。网络道德规范以明确的赞同、鼓励、禁止、惩罚等规定,约束着网民,引导“网民”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慎獨、自律、共存意识。这些网络道德规范既包括政府各部门颁发的网络法规,如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国务院新闻办与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等。同时也包括各网站的具体管理条例、行为公约等。二是加大网络道德宣传力度。把握网络宣传特点,丰富网络文化,提高网络宣传水平,同时对网络信息中的不道德现象进行谴责,形成舆论压力。三是开展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方法,采用富有新意,丰富多样的方法,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

对于网络道德教育需要高等院校加强对学生的传播素养教育。现今,互联网的主体是15-30岁左右的年轻人,加强这部分人的网络传播素养教育尤其重要。网络传播素养教育是要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高等院校是网络传播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高校要增设传播素养教育专业,培养传播素养教育的专业人才;其次要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网络传播素养教育。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因此应该分层次进行网络传播素养教育。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再加上,中国网民中青少年群体占了大多数,所以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传播素养教育。

2.完善法规律

在网络社会中,面对各种不良网络舆论,我们必须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维护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以网络法为核心的,以基本法的相关内容为配套的,以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为补充的,以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为法律说明的完整的网络法律体系。

首先,制定出统一的、适用于网络管理的专门法律。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这几年来我们在规范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日渐增多,诸如条例、司法解释、决定、规定、办法、规则、通知、通告、规范、公约等等,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网络社会的根本大法——网络法。该法类似于日本的《高度信息社会网络形成基本法》以及俄罗斯的《俄罗斯联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法》。该法应全面规定网络的法律问题,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这需要我们将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将某些部门比较成熟的规章法律化,使其更具有稳定性、长期性。

3.加强执法

立法的完善离不开执法的实施。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它在社会中的具体实施,执法是最广泛、最普遍的实施法律的活动,是法律实施的主要途径。立法只是完善网络法律体系中的一方面,法律只有得到了相应的执行、监督机构的运作,法律的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然而,在网络社会里,立法与执法优势很难达成一致。有了完备的法律,并不意味着就能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规制,还需要严格的执法行为。这就需要建立“网络警察”部队,实时监控网络舆论环境,对违反网络法律法规行为依法严厉处理。唯有如此,才能使网络舆论的法制管理有法可依,才能真正做到依法管理网络舆论。也就是说,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落实各项法律法规。

二、对互联网媒体

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完善行业规章制度。组织是实现自律必不可少的条件。自律的实现没有良好的组织是不可能完成的。互联网行业组织的建立是互联网业界自律的前提,因为整个行业自律的实现是通过组织来实施的。首先,分层次建立行业自律组织。行业自律组织应该包括全国性和地方性两个层面。各级行业自律组织的建立能使自律组织作用范围扩大到最广。

三、对广大网民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传播素养教育,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学习基础的媒介知识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了社会舆论的发源地。网络舆论的全球性、海量性、即时性大大拓展了网民们的信息空间,海量信息容易使网民迷失。特别是博客、视客、维客等网络传播新形式出现使得“众媒体时代”的到来,加强网民的传播素养教育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作为网络舆论的信息发布主体,网民应提升自身的传播素养,能对网络信息有正确的辨析,同时也学会如何在网络上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等等。

2.加强自律,提高网络道德水平

由于网络舆论的虚拟性,网民的身份呈现匿名性特点,这在有利于民众自由真实表达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规范约束力的削弱,现实中的道德约束力无法延伸到网络世界中,导致不良信息的发布。因此,提高网民道德水平势在必行。网民道德属于自律,是一种劝人向善的内在非强制性约束。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倡导网民的道德自律。埃及互联网协会颁布规定,要求所有成员使用互联网时应自律,并提出责任、公共利益、诚实守信等自律要求。新加坡政府则要求网民为自己上传的内容引起的后果负责。

公众自身要加强网络道德水平,多学习,多领悟,自觉抵制低俗落后的网络信息,面对负面网络舆论要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面对网络暴力事件要坚决说不。

参考文献:

[1]柳卫民.网络舆论特征新解及发展趋势剖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

[2]李丁,张华静,刘怡君.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网络参与研究—以PX项目的网络舆论演化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5.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网络舆论有效措施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