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人主义翻译理论与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对比研究

2018-05-25张晓琴

北方文学 2018年12期

张晓琴

摘要:巴西在摆脱文化殖民控制过程中出现了食人主义翻译。阐释翻译理论不再片面追求忠实,将译者从该误区解放出来。两个翻译理论的翻译过程都涉及到暴力行为,相同的翻译方法。但对原作的态度,翻译思想又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试探讨这两个翻译理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关键词:食人主义翻译理论;阐释学翻译理论;翻译过程

一、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的涵义

“食人”(cannibal)在巴西有着特定的文化含义。“在巴西的一个部落食人仪式上,他们吃掉了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Sardinha教父。从此“食人”(cannibal)一词就进入了欧洲的语言。”[1]食人是有选择性的,他们只吃三种人,例如:强壮的人,有权势而且受人尊敬的人,通神灵的人来获得精神或肉体的力量。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了巴西的食人主义翻译理论,该理论从翻译维度来论述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的关系,即巴西弱势文化有选择性的吞食强势文化。德坎波斯兄弟(Haroldo&Auguto; De Campos)是食人主义翻译思想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翻译即是一种食人主义形式(Translation is a form of cannibalism)。”[2]“食人主义”在翻译理论中是对原文的创造性翻译,从而产生新的译文,对原文有选择性的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翻译行为可以概括为食人行为,但是,“‘食人不是将原文进行占有,而是译者在理解消化原文后,对原文进行的再创造。”[2]食人主义翻译理论反映出了解放独立后巴西所拥有的文化自信,也反映出不同文化的互相借鉴和互补。

二、阐释学翻译理论的涵义

20世纪60年代,阐释学(Hermeneutics)盛行于西方。它是一种进行解释、理解文本意义的的科学或理论。西方的阐释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圣经》阐释学为代表的神学阐释学、第二阶段是以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为代表的方法论阐释学、第三阶段是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方法论解释学向本体论解释学的转向。”[3]1975 年,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以现代阐释思想为基础发表了著作《语言与翻译面面观》。该著作着重阐述了阐释学翻译步骤,该理论成果特色突出,被视为西方现代翻译研究领域中一部具有特色的理论价值文献。在该著作中,斯坦纳提出了基于阐释学的阐释翻译的四步骤,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mport)和补偿(compensation)。信赖指译者在阅读和理解原文之前相信原文所表述的观点与内容;侵入指译者侵入原文,理解原文;吸收指原文意义向目的语语言中的移植;补偿指译者对释义过程中的偏差、过失等进行的修补,也就是说使物归原位。

三、食人主义翻译理论与阐释学翻译理论的相同点

(一)翻译过程都有“暴力”行为

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的“吞食”与阐释学翻译理论“入侵”都是一种“暴力”行为。食人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如同食人一样,但他们所吃掉的人都是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或者受人尊敬的人,从而获取营养和力量:即吞噬强势文化,吸取营养,藉以增强自身文化的身体机能。”[4]阐释学翻译理论的第二个阶段是侵入、理解,这是一个对原文的理解的过程。“海德格尔认为,这样的理解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行为,而且是一种暴力行为,即由于认知知识和认知环境的制约性,人的理解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此外,海德格尔还认为理解、认知和阐释,是不可避免的一种侵犯形式。”[5]黑格尔认为,所有的认知都具有侵犯性,而每一个预设都是对客观世界的侵犯所。“斯坦纳认为,翻译是一个极其残酷的过程,翻译过程就如同开采一个露天矿,矿产资源被开采完后,会留下一个巨大的疤痕,因此,翻译是具有掠夺性。”[6]

(二)相同的翻译方法

食人主义翻译理论与阐释学翻译理论都有增译,食人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的是在汲取养分之后,赋予译文新的养分及生命力。而阐释学翻译理论中的补偿也强调了补偿。这两个过程都有增译的翻译方法。阐释学翻译中的补偿这个步骤指翻译者对释义过程中的偏差、过失等进行的修补。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源语与译入语的平衡性,补偿必不可少。翻译不但能体现源语的潜力,更能表现源语未表现出的价值。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现象:译者拿走太多或者拿走的太少,或把一些不合适的地方删去。

四、食人主义翻译理论与阐释学翻译理论的不同点

(一)对原作的态度

食人主义翻译理论,对待原作是有选择性的,食人主义者只吞食三种人:强壮的人,有权势而且受人尊敬的人,通通灵的人。其目的是吞食他人或吸取别人的血液,从中获得别人的力量。总之,他们愿意吃的人都是他们心怀敬意的人。阐释学翻译理论中的信赖,即“信任投资”,指“译者在阅读和理解原文之前相信原文,无论何种文章,都事先持有相信的态度。阐释学翻译理论中的信赖无选择性。这种在以往经验的帮助下所进行的翻译,是对以往认知行为的认可。但从心理上看,该行为却是极度危险的。”[3]

(二)不同的翻译思想

食人主义翻译思想强调的是吸收精华,为我所用。即“吃掉”原文,获取营养,消化吸收原文中的精华后,进行创造性翻译。阐释学翻译理论没有强调这一点。阐释学翻理论中,译者只需要将原文意义向目的语语言中的移植,找到可以与原文与之对应的词,达到译入语和源语在语言和意义上的等同或近似即可。

五、结语

食人主义翻译理论与阐释学翻译理论都是文化转向中的两种理论。两个翻译理论的翻译过程都涉及到暴力行为,食人主义翻译理论“吞食”原文,阐释学翻译理论对原文进行“入侵”;两个理论在翻译过程中都采用了增译的翻译方法。但食人主义翻译理论对原作有选择性,阐释学翻译理论信任原作,无选择性。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翻译思想是吸收精华,为我所用,而阐释学翻译理论却没有这样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郭磊.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以庞德对中国古诗的翻译为例[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1):134.

[2]Gentzler.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3]宋占春.阐释翻译理论与译者的主体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7):96.

[4]杨司桂,樊波.食人主義翻译理论的发生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家,2013(9):149.

[5]金敬红.阐释翻译理论与阐释过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385.

[6]Steiner G.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313,312,314,318.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