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淮滨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

2018-05-25张钟晶

北方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淮滨老派单音节

张钟晶

摘要:近几年来,汉语亲属称谓词的研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具体、深入研究某一区域方言的文章还不是很多,而专门研究河南淮滨方言亲属称谓的文章目前还未见。本文整理了淮滨方言的基本亲属称谓系统,同时探讨了河南淮滨方言中亲属称谓词的构成和特点,希望能为淮滨方言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淮滨方言;亲属称谓

一、概述

亲属称谓就是对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1)。亲属称谓词作为一种基本词汇,不仅能够反映社会历史、人们的心理、思想和文化制度的变化,而且在语音、词汇、语义等方面也会有所折射,对于揭示方言的发展变化有重大意义。

关于河南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成果有限,但前人的成果依然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角度与方式,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艾贵金(2002)和丁亚南(2013)等人从汉语史的角度,来分析河南方言亲属称谓,探析方言亲属称谓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民俗特色。高君(2016)和郑献芹(2015)运用语言学知识在整个河南省的方言中,对比各个方言点的亲属称谓词的差异,总结出河南方言亲属称谓的地域性特色。

二、淮滨方言的基本亲属称谓系统

淮滨方言词汇的核心成分是中原官话,其基本亲属称谓系统与中原官话具有许多共性特征。张含(2)(2004)所说:“汉语亲属称谓把辈分、系属、长幼和性别等严格区分开来,形成庞大的家族称谓系统。”淮滨方言中,无论血亲、外亲、姻亲,无论直系、旁系,几乎每一个亲属关系人都能找到对号入座的称谓。与中原官话一样,淮滨方言的基本亲属称谓呈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下面是参照胡士云(2007)的分类和说法,对淮滨方言基本称谓的描述汇成表格,如表1:

三、淮滨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构成

(一)淮滨方言亲属称谓词的音节构成

从音节上来看,淮滨方言亲属称谓词主要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其中双音节词占多数,三音节的称谓词数量较少,四音节的则更少。例如,单音节词:“爷、奶、爸、妈、哥、姐、弟、妹、儿”等。双音节词有“大爷、大娘、小叔、堂哥、堂姐、侄子、姑夫、姨妹、嫂子”等。三音节的称谓词,一般都是以双音节词为基础,再添加单音节的亲属称谓词,或者前加后加词缀组成,例如:“小婶儿、二姑夫、大白子、侄女儿”等。而四音节的,基本上都是三音节的称谓词前加数字组成,如:“二表大爷”。从这方面来讲,普通话中的亲属称谓词,由于受到了双音节化的影响,除了最常用的“爸、妈”之外,基本上没有单音节的称谓词,大部分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亲属称谓语。

(二)淮滨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构成方式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从直观的角度上描写了父系、母系、直系、旁系辈分以及同辈之间的长幼顺序。同时,其构词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值得进行深入探究。淮滨方言的亲属称谓词的构成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1.附加式

附加式的构词方式一般是使用前缀或后缀构词,整个复合词的词汇意义主要是由词根来承担。这里主要讨论两种附加式构词方式,即:前缀+词根、词根+后缀。

(1)前缀+词根

淮滨方言中,以前缀+词根的附加式构词方式的亲属称谓词数量较多。比如“老”,在单音节词“爷、奶、爸、妈”等前面加上“老”字,组成“老爷、老奶、老爸、老妈”等称呼,表达一种亲昵的语气;但是在“姑、舅、弟、妹”等前面加上词缀“老”字,组成“老姑、老舅、老弟、老妹”等称呼,表达的是对年龄最小的长辈或同辈的称呼。在比如“俺”,在称呼内兄、内弟、干爸、干妈、干爷、干奶等时,会特意在前面加上“俺”字,组成“俺哥、俺弟\俺兄哩、俺爸、俺妈、俺爷、俺奶”等称呼,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是为了和自己的直系亲属关系的亲属进行区分,另一方面又在称呼中表达了一种亲切感。在淮滨方言中,表示排行标记的一般就用到“大、小”和数字“二、三、四……”等,以“大X、二 X、三 X……”的形式出现。例如,如果有两个舅舅的话,那么就按顺序称为“大舅、小舅”,三个舅舅的话,即“大舅、二舅、三舅”,以此类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有一个舅舅,既可以称呼为“舅舅”,也可以依其年龄大小称为“大舅”或“小舅”,同理的还有“姑母”、“姨母”、“叔父”。值得注意的是,“伯父”可以称呼为“大爷、大白”、“二大”、“三大”,却没有“*大大”、“*小大”的称呼。

(2)词根+后缀

“子[t?.]”作为后缀,在现代汉语中数量很多,读作轻声,一般用于名词和量词之后,例如“车子”、“房子”、“阵子”等。在淮滨方言亲属称谓词中,以“子”作为后缀的称呼有“妗子”、“婶子”、“大白[phai213]子”、“老婆子”、“小舅子(內弟)”等,这里的后缀“子”仅是起构词作用,却没有实际意义。

2.重叠式

所谓重叠式,就是对单音节形式的称谓词进行重叠来构成新的形式,一般意义上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在使用的年龄层面上却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儿童大多数使用重叠形式的称谓词(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一般是 12 周岁以下),超过这个阶段,就开始采用单音节形式的称谓语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重叠形式并不全是一一对应的,总是有所缺失。例如,有“叔叔”没有“伯伯”(方言称“大爷\大白”),有“舅舅”,却没有“姨姨”;有“姑姑”,没有“妗妗、婶婶”。

四、淮滨方言亲属称谓词的特点

(一)从他称谓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场合下我们不能按照自己与被称呼人的关系来称呼,而是依从他人与被称呼人之间的关系来称呼。普通话中的“小叔子”、“小舅子”等都是从他称谓的表现形式。淮滨方言中也有很多从他称谓的现象,例如夫妻之间,可以称呼对方“小孩儿他爸”、“小孩儿他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又如有些家庭会给家里某个孩子结干亲,在他的干父母面前,家里的其他孩子们都可以称呼“干爸”、“干妈”,这只是在语义上表达一种亲切感,而非家里的其他孩子都与其结干亲关系。

(二)面称与背称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亲属称谓词可以分为面称和背称两类。淮滨方言中背称亲属时,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一般都习惯于在面称前面加上“俺”,表明是自己的亲属(在正式场合中,一般用“我”来代替“俺”)。但在口语中直呼祖父母、父母亲和兄弟姐妹时,“俺”的本义就不那么清楚了。总的来说,淮滨方言中,面称与背称是不对应关系,这正是因为当地文化中十分注重长幼秩序、宗法制度。

(三)“轻声”和“变调”

淮滨方言亲属称谓词中,有通过“轻声”、“变调”等手段来区别意义。轻声构词的亲属称谓词有“大爷”,爷在读本音时,指的是爷爷的大哥,读轻声时指爸爸的哥哥。同时,利用变调的手段构词的还有“大”、“娘”。具体来说,当“大”的调值为[51]时指的是父亲的哥哥,而当它的调值是[24]时指的是父亲(这种称呼一般见于老派)。当“娘”的调值为[24]时,指的是母亲(这种称呼一般见于老派),而当它的调值是[213]时指的是叔母。

(四)新老派之别

在淮滨方言亲属称谓系统中,存在着“新派”与“老派”的区别,这一区别主要是由于年龄差异造成的。一般来说老派的年龄至少在六十以上,新派大约是在三十岁以下的居民。老派方言的特点是保守、稳定;新派方言的特点是有较多新生的方言成分,特别是新的词汇。在新派中产生的某些成分有可能被老派吸收,特别是词汇。”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河南淮滨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基本结构是稳定的,但是称呼变化也是很大的,比如新老派之别。不容忽视的是,淮滨方言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然而它自身又在调整、变化着,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本文的结构简单,研究还不够深入,但至少能为河南淮滨方言研究提供基础性作用,也希望日后能够修正不完善之处,对淮滨方言做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1)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

(2)张含.简论汉语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5)

参考文献:

[1]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

[2]贺魏.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2):136-140.

[3]叶祖贵.河南息县、淮滨方言归属[J].方言,2016(3):331-334..

[4]張含.简论汉语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5).

[5]艾贵金.浅谈淮阳方言的亲属称谓语[J].语言研究,2002:269-272.

[6]丁亚南.河南地方志亲属称谓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开封:河南大学,2013.

[7]高君.河南方言亲属称谓语结构、语义特点及文化内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203-205.

[8]郑献芹.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之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4):108-113.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

猜你喜欢

淮滨老派单音节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沭阳东小店方言的新老派语音差异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老派的人
淮河上游拟建水库洪水调度方式与防洪库容优化研究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试论淮滨沙冢遗址M1的性质与年代
光影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
同义单音节动词的词义对比